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ID:37390492

大小:1.4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_第1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_第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_第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_第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应用唐红梅研究员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11月重庆交通大学GeoP学术论坛地质灾害的概念在地质作用下(自然、人为或综合),使地质自然环境恶化(突变或渐变),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毁损的地质过程或现象,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算地质灾害。包含致灾体和受灾体。那些紧紧使地质环境恶化,而没有直接破坏生命财产和生活环境的单纯的地质事件,则只能成为某种地质现象或地质环境问题,叫做灾变,而不能称其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必然性与可防御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突发性和渐变性群发性和诱发性成因多

2、元性和原地复发性区域性破坏性与“建设性”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人为地质灾害日趋显著性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内容灾情评估:灾害灾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评价的工作。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灾害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灾害破坏损失情况。四评价为一体的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评价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是灾情评估的基础,破坏损失或灾害风险评价是灾情评估的核心,防治工程是灾情评估的应用防治工程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风险评价)历史灾害规模地质灾害危险性未来灾害发展程度历史灾害活动程度历史灾害程度历

3、史灾害频次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区减灾能力评价区承灾敏度人口分布城镇与大型企业房屋等工程建筑农作物及林木土地、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减灾工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膨胀土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概念危险是指遭到损害的可能,危险的定性表达即危险性,危险的定量表达即为危险度,是危险程度的简称,是指遭到损害的可能性的大小。张梁(1996)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是度量地质灾害体的活动程度,活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对影响区的威胁程度,它是评价地质灾害破

4、坏损失程度的基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论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内容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二、示范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示范区-万州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2、重庆库区松散土体滑坡危险性评价图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我国地质灾害广布,资金投入有限。灾情评估研究意义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是决定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两方面基础条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主要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特征的体现,其评价是正确认识地质灾害危险性背景,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因子,主控因子及发生频率和

5、危险性分区,是为地方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推动国际减灾目标的实现,一些国际组织提出重大自然灾害评估的国际合作计划,但目前许多地质灾害的评价从定性上去描述,实用性较差,因此,建立科学量化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难度很高,迫在眉捷。分布特征、范围、成灾条件概率研究危险性分区及评价图示图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内容主要任务:评价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并反映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时间:历史危险性——已发生。灾害类型、规模、活动周期及研究区灾害分布密度潜在危险性——灾害具有形成条件,但未发生。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被和人

6、类活动条件范围:点评价——潜在灾害体或已经出现的灾害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未来灾害发生概率、规模和危害范围、活动强度及破坏程度。面评价——对一个地区或几类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确定研究区未来灾害的类型、活动频率及其破坏能力,并进行危险性分区。区域评价——对大范围内多种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的综合分析,通过危险性区划确定区域性地质灾害的活动水平和危险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及发生速率的确定方法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经验法、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法(概率统计法和可靠度分析法)和频数法地质灾害发展速率计算方法:

7、约束外推法和模拟模型法。地质灾害危险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地质灾害危险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规模和活动方式。地质灾害危害强度分区:根据地质灾害破坏能力大小,将危害区划分若干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采用危险性指数来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的手段——评价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统计理论(概率、分布规律)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法——不同层次因素影响程度、组合效应,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危险性程度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估中应用神经网络法——非线性模型建立,研制评价系统信息量法——危险性区划GIS计算机技术分析——因子、模型相结合,危险性评价

8、和区划二、示范区:重庆万州区危险性评价1危岩滑坡灾害分布特征、范围及成灾条件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展望评价系统指标体系量化更合理和科学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或区划依据更充分评价系统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预测预报更准确,防治工程更有效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