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

ID:560374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9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_第1页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_第2页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_第3页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_第4页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定量化探究  摘要:长期以来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都是定性分析的。本文在深入的学习了以前的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模糊评价法以及灰色聚类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吉林省磐石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Abstract:Foralongtime,thegeologicaldisasterriskassessmentisqualitative.Basedonthein-depthstudyontheresearchachievementsofpreviousworkers,combinedwiththepracticalprobl

2、ems,thepaperusesfuzzyevaluationmethodandgreyclusteringmethodtoestablishthemathematicalmodeltocarryon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forgeologicaldisasterriskinJilinPanshi.关键词:定性;模糊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定量Keywords:qualitative;thefuzzyevaluationmethod;greyclusteringmethod;quantitative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

3、11(2014)03-0287-020引言7地质灾害是地壳内部的动力在综合了许多的因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性的一种自然现象。地质灾害在众多的地质学环境影响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部分地区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在原生的区域就潜在地质灾害以及由于人类社会人们的活动引发的次生灾害更增加了这种发生可能性,使得在国土规划以及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中,使得这一因素必须被考虑进来。可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约束条件的判断与分析还只是停留在宏观定性的评价标准上,使得对于这一约束条件的分析不够准确或者只是直观总体的印象,没有因此而引起重视。如何使得人类社会在保证自身

4、安全的前提下免受来自自然环境的灾害威胁以及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的和谐的相处是摆在区域规划者、城市建设者、工程地质研究者面前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的学习了以前的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吉林省磐石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1模型的建立7在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时候,由于在这一过程涉及到的因素特别多,变量特别多,而单就一个因素考虑又不能充分反映这一情况。各个因素的作用强烈与否,影响大小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造成了给精确地分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聚类两种方法,结合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最终确定影响着地

5、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因时因地的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1.1模糊评判法所谓模糊评判法就是对影响因素很多的系统进行总体评价,即对每个因素赋予一个评判的指标,并对每个评判指标择优选取。7评价模型的建立,在本文中采用四级评判标准,即V={Ⅰ、Ⅱ、Ⅲ、Ⅳ},参评要素可以这样表示U={u1,u2,u3,u4},然后就要选择参选的评价因素的因子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综合分析判断,建立评价地质灾害的综合判断模型。对于不易进行评价的因素,可以采取因子量化的方法。比如地震的影响可以借助地震的级数来代表剧烈的程度和评判标准。接下来就是隶属函数的确定

6、,为了表示这一概念,一般利用隶属函数来表述。对于能够量化的因素通过建立隶属函数来进行判断。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可通过将专家评价统计值用评估标准隶属度集来量化。在进行地质灾害危害性的评估的时候,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它们的重要程度也不一样,再把他们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时就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重。接下来就是进行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一级综合评价由一级评价结果组成二级综合评判模糊关系矩阵,进行二级模糊变换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判计算单元所属危险性级别。二级模糊变换按最大隶属原则,隶属度最大者与评价集中Ⅲ对应,即本单元为中危险性。按上述步骤和方法可依次求出其它单元所属地质灾害危险性类别,从而

7、可判断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1.2灰色聚类法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的优劣进行评判,环境工程的好坏进行评估以及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判断,采用定量的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环境地质问题作了一些初步尝试。地质环境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系统是灰色的系统,所以可以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其分析过程一般会分为如下一些步骤:①给出聚类白化数。在分析地质灾害过程中对灾害等级划分时要先给出聚类白化数。设定聚类对象、聚类指标、聚类灰数等参数。②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