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药学的概述

(二)中药学的概述

ID:37394930

大小:329.81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1

(二)中药学的概述_第1页
(二)中药学的概述_第2页
(二)中药学的概述_第3页
(二)中药学的概述_第4页
(二)中药学的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中药学的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中药的炮制(看炮制CD)炮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本草蒙荃》“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为炮制专著。炮制的目的炮制的目的:8个方面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2、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炮制的方法炮制的方法主要有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1.修治修治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①纯净药材——有挑、筛、刷、刮、挖、撞等方法。②粉碎药材有捣、碾、研、磨、镑、挫等方法。③切制药材主要有切、铡等方法。2.水制法水制法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常用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晒、水飞等。3.火制法**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炒——

3、炒黄、炒焦、炒炭①炒黄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等。②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等。③炒炭是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等。炒黄、炒焦的目的——是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或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的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炙法——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

4、等。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百部、枇杷叶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当归、川芎、大黄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香附、元胡、甘遂、芫花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竹茹、半夏盐炙——可引药人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黄柏、杜仲烫法——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等),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如:龙骨、牡蛎、棕榈炭、血余炭。煨法——煨法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

5、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4.水火共制——是指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或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药物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煮、蒸、炖、潬、淬等。5.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中药的性能序—三个概念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

6、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3四气的确定依据和基准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5四气与功

7、效的关系6四气与治则的关系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又称“四性”。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论述。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凉弱于寒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温弱于热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

8、,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如何确定?药物寒热的确定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