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

ID:37398685

大小:9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3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_第1页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_第2页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_第3页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_第4页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去地域化情境中的民间信仰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論去地域化社會情境中的民間信仰變遷:以會靈山現象背後私人宮壇所扮演的角色為焦點丁仁傑本文的主旨,在檢驗「私人宮壇」(俗稱的「神壇」,詳後)在當代台灣社會民間信仰形式中所具有的內在性質,及其在整個信仰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為了說明上的便利,我們特別提出了「會靈山」現象,做為台灣民間信仰現代形式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以之來討論在當代台灣之「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形態所可能出現的轉型或變化。本文的內容,一方面在於提供一套可以解釋「會靈山」現象的詮釋框架,一方面則在將私人宮廟的性質與角色放在「會靈山」現象這一個脈絡裡來加以理解。透過以上的

2、過程,筆者希望因此而能對於「私人宮壇」在現代社會中所具有的功能與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認識。以下,先分四個小節來進行討論,並在最後一節做一摘要與結論。一、「去地域化」情境的出現民間信仰是基層民眾日常生存上的重要憑藉,有很強的地域性與鄉土性,尤其在某些特殊歷史條件下,像是明末中國的東南沿海,因為灌溉系統的重新整合,和對於沿海倭寇對抗上的必要性(Dean1998:274);以及歷史上台灣這個移民社會中為了整合地方的需要,且又是缺少大宗族的情況下,於是在與各地宗族的力量有所代替或是互補的情形裡(許嘉明1978:68),往往會促成「

3、地域性民間信仰」的興盛,民間信仰在此情形下也就成為整合基層地域的主要媒介或象徵符號。「地域性民間信仰」,可以根據林美容(1986:105)等人的討論,以「祭祀圈」之名來加以標識,它是指一個以主祭神為中心,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它與地域性(locality)及地方社區(localcommunity)有密切的關係,它有一定的範域(territory),其範域也就是表示一個地方社區含蓋的範圍。我們可以說,在華人傳統社會中,文化經驗與週遭居住的景觀密切相關,與某一個相對封閉性的地理範圍亦相符合。社會關係由社區內面對面的互動所組成

4、,時間亦是與空間相連繫,由特定景觀與地物來標示。就像是地方社區內的公廟,由週遭住民繳納丁口錢來進行祭祀活動,隨著固定節令而進行廟會與繞境,並劃定出受到神明所保護的空間。這是一個「地域化」(territorialization)鮮明,也就是「文化與場所相一致」的狀況。但是隨著現代化或全球化過程的出現,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模式為工業化取代;都市化使人口異質性增高;交通便利和行政權力深入地方使地方意識有所改變;人群流動性大,人際連結有所沖淡等等,結果是原支撐民間信仰背後的「可信結構「可信結構」(Plausibilitystructures)可

5、以被定義為:在一群共有著相同意義體系的人群內部所存在著的特定的社會過程和互動模式。這個概念顯示的是,一套意義體系,必須在相關社會結構的支持之下才能夠繼續讓人們感覺其是合理可信的。Berger認為,所有宗教傳統的背後,都需要有特定的信仰者的社群來支持著宗教信仰的可信性,一個完善的「可信結構」,將能夠使接受該套意義系統的人並不會特別感覺到它的存在(Berger,1967:127-153)。19」(plausibilitystructure)--主要也就是原在基層社區面對面互動情境中所存在著的一個穩定的群體關係--逐漸薄弱,民間信仰的說服

6、力開始面臨了極大挑戰。這種新的情境,社會學上,可稱其為是一種「去地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的情境。首先,「去地域化」這個概念,根據GarciaCanclini(1995:229)所提供的定義:「文化之與地理和社會疆界之間一個『天然性』(natural)關係的消失」,筆者據此加以引申,以最簡單的方式來加以定義,而稱「去地域化」為:「文化與場所(place)的脫離」。「去地域化」情境的發生,乃是因現代化所產生的文化經驗的疏離而產生。這一方面,若套用Giddens(1990,1991)的架構,以時空性質與人際關

7、係的改變為著眼點,來觀照「現代性」過程中的一連串制度性改變,那麼可以說現代化是以下一連串的過程:傳統社會中「時/空」是被綁在一起的,透過面對面社區中的景觀與地物來標示(那當然也就不是精確的);隨著鐘錶的發明,時間可以被精確計算,不再透過實際可見的空間或物體來定義,於是普遍性的時間出現,在有關組織的執行下,它更成為全民生活共同的一部份,這種普遍時間當然也是跨地域的,有著打破地域性與連結地域性的各種作用;這進一步產生「時空分離」(separationoftimeandspace)的結果,於是時空都成為空洞性的,可以作測量、規劃、與重新排

8、列;「時空分離」會推動第二個進程:「抽離化」(disembedding),也就是「社會關係由地域性的脈絡中抽離了出來,主要也就是因為時空的標準化,將對於基層地方性脈絡裡的特殊性關係與社會活動產生了消解性的作用。以上,時空的分離與基層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