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ID:37419732

大小:88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23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地湿地分布广泛的原因是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黑土土质肥沃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图中A、B两地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A.热量充足B.降水丰沛C.土壤肥沃D.地广人稀【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20-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该地位于东北地区,甲处为三江平原

2、,乙处为松嫩平原。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有关,与土壤肥力没有关系。故②项排除,C项正确。【2题详解】东北地区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热量不足,降水较少,土壤虽然肥沃,但对大规模商品化农业影响不大。故ABC项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规模大,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故D项正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地河口处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

3、是A.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B.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判断,三地依次为尼罗河河口、长江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由于尼罗河的流量主要来自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而长江流域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密西西比河主要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故汛期都集中于夏季,A项错误;尼罗河三角洲主要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河口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D项错误;三地的河口由于泥沙淤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C项正确。【

4、4题详解】-20-密西西比河主要流经中央大平原,故水能资源并不丰富,发展航运和灌溉是其河流开发的核心,A项错误;尼罗河流域、长江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区为世界著名的产棉区,B项正确;尼罗河河口位于埃及,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高,C项错误;丰富的水源不属于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著名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A.①②

5、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6.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因为遥感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地理要素实施感应遥测,所以无法获得地表以下的信息,故不易获取土壤、岩层、地下水等信息。结合选项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6题详解】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等,因此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水系图层、土壤图层、地形图层、地下水图层;居民点、岩层对农业适应性评价的影响较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注意遥感是通过主动或被动获取地表事物的辐射,获取地物信息

6、的。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20-7.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8.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

7、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7.C8.A9.C【解析】根据图中地名和轮廓分析,甲是我国新疆南疆地区,乙是海南岛。【7题详解】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20-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甲地地形为盆地,河流由四周流向中心,水系呈向心状,乙地中部为山地,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水系呈放射状。ABD项说法正确。甲地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乙地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汛期都主要集中在夏季;故C项符合题意。【8题详解】甲地区和乙地区夏季普遍高温,热量充足,但开发较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