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表达技巧

古诗表达技巧

ID:37423505

大小:1.3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2

古诗表达技巧_第1页
古诗表达技巧_第2页
古诗表达技巧_第3页
古诗表达技巧_第4页
古诗表达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作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一、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双关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

2、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2、夸张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作用、程度,借助于想像,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

3、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新晴(刘颁)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4、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

4、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5、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终岁不闻丝竹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恰当地运用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

5、,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7、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这种辞格是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中最常用的。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8、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可以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

6、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如: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闹”字用拟人手法,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杷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

7、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4福建卷)   秋 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2

8、005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