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

ID:37424907

大小:18.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    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都是6—12岁的小学生,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可能不一样,我们做的是启蒙教育,小学六年里,我们需要完成教会学生认读3500个汉字,会写其中的2500个汉字,教会朗读,学会思考与品味,教会表达,尤其是书面表达。   除了落实好这些保底的教学工作,我们还需要将学生引导到喜爱读书思考这条道路上来,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比如,咱们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完成10万字的阅读量,相当于四本语文书的课外阅读量。要落实好这些方面的教学,我觉得核心应是通过小学六年的阅读训练,教会我们的孩子读书,达到拿起一篇文章便能自觉

2、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养成这样的读书品质,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的手段。  为什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特别提出创设教学情境呢?这得谈一谈我们现在这些6—12岁的孩子的阅读现状。   现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尤其快,我们的小学生除了网上电子游戏、动漫,还有许多类似于《老夫子》之类的图画书,他们一个人可以看很长时间,凝神专注,不需大人引导,却很容易达到上瘾程度,可是去读积极健康的文字书,却不容易读进去。这种情况,男孩居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同样是爱看,如痴如醉,为什么读书带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3、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这样一句话,在漫画书里只剩下了“咚”这样一个拟声词,而就在这文字和漫画之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不喜欢读文字,因为读那些文字,他们想象不到那个画面,进入不了那个情境,更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不会体验文字里的东西。如果这些孩子读文字时能够想象、体验,“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那该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啊!久而久之,那些迷恋于电脑游戏、图画书之类的孩子,对形象、对场景、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会越来越弱,以致于不喜欢读文字书,读不起劲儿来。即便是读,也

4、是一种迸字似的读,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从来就享受不到文字阅读真正乐趣。  作为小学里的语文老师,面对6—12岁处于起步开始学习读书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在小学六年里,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文字,会阅读文字,从而享受到阅读文字那种宁静中边读边思的快乐呢?无疑,创设情境教学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为什么呢?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创设情境教学是有科学道理的: 1、因为咱们人的大脑特点。咱们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的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一般,咱们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写字

5、、阅读、组词等书面的单项训练,以及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情感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如果我们想办法在课堂需要的地方创设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实物、图画、表演、语言描述等方法,来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者是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开始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开始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这样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一般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2、因为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思在

6、《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也就是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卢梭也说过:“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感觉又是通过感官来获得的。儿童的感官,可塑性极大,在这个时期,我们根据文字,借助音乐、图画、表演等方法,来直观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引导学生或听,或看,或操作,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种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日益敏锐、完善起来。他们的眼睛会特别亮,耳朵会特别灵,感官、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拓

7、展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且成为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重要基础。相反,这个时期,如果我们不去着意训练,儿童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提高悟性的一大障碍。这样的训练,仅靠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的训练是不够的,我们小学语文也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课堂中根据语言文字去创设情境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获得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中去创设情境教学呢?我想主要是四处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