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

ID:37445942

大小:1.7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_第1页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_第2页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_第3页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_第4页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把这一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衔接起来呢?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都感到很困惑,但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如果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做得好,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抓好这一环节呢?首先,教师要重视预习的作用。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学生在预习中能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去思考,也为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作好了准备,这样,既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的发生,也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

2、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设计好若干预习的提纲,指导学生有效地预习。我班学生大多很懒惰,刚开始接任这个班时,我把他们想象得很好,认为他们一定会预习课文,可事实证明我完全高估了他们,每每我满腔热情地去上课,学生竟然没有预习,有的甚至连段落都找不着,学生的这一举动如一瓢冷水浇灭了我的热情,我很生气,但又不得不强压怒火,按部就班上课,可想而知,课上得失去了情趣。我怨声载道,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痛定思痛后,我决定狠抓预习这一环节,新课前都要在黑板上写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并要求家长监督签字,一段时间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形成模

3、式。  叶圣陶曾经说过:凡为教,目的达到不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学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习:  第一:阅读课题,揣内容。  文章的标题就好比文章的眼睛。学生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文章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时,我问学生“冷”在这里是否恰当,能否用“寒”或“愁”或“苦”代替?猜猜课文主要是写什

4、么的?学生好奇地读着课文,揣测着问题。  第二步:默读提示,明要求。  在新教材中,每课书前都有预习提示,学生要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如果没有预习提示,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  第三步:朗读课文,查字音。  学生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时,读书可用普通话大声地朗读,同时画出课文中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然后利用工具书查出这些字音,自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掌握汉字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

5、读懂课文,这一步的目的是锻炼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第四步:精读课文,理思路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这次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脉络。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学生以雨为背景,概括出课文的行文线索:淋雨——嗅雨——听雨,很快明了本文是以“雨”为线索,时空交错,来抒写绵绵的乡愁的。第五步:再读课文 ,质疑难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

6、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听听那冷雨》一课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本文是如何描写雨声的?运用了那些方法?叠字叠词的使用有何作用?  第六步:细读练习,测效果  学生在完成前几步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因为课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课后练习的阅读,学生能探知本文的主旨,通过完成练习情况能反馈学生预习效果,初步知晓本文的重点,这一步主要是锻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听听那冷雨》一课,我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时,学生很快回答出课文用了比喻、对比、联想、通感等手法来描绘了雨

7、声,并且从课文中找出了叠字叠词,说出了叠字叠词的使用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还将其与《声声慢》联系了起来,理解了作者以“声”传情的独到之处。  以上各项课前预习步骤,在开始时,首先一步一步督促学生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则可让学生自己自觉地去做,持之以恒,逐步形成预习模式,学生如能长久地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课前预习,定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姓名:贺亚峰出生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