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说课稿牛

渔歌子说课稿牛

ID:37457805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渔歌子说课稿牛_第1页
渔歌子说课稿牛_第2页
渔歌子说课稿牛_第3页
渔歌子说课稿牛_第4页
渔歌子说课稿牛_第5页
资源描述:

《渔歌子说课稿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歌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的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渔歌子》,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布置】【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一、说教材:  《渔歌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全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因此编者将其作为“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这篇课文内容特点,结合

2、三维目标及我班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这首词。过程与方法:2、体会词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 体会词中画面的美丽,并能描述出来。三、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并通过课内外学习积累了很多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因此本课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受词

3、人“词画合一”5的表现特点,感悟诗词的意境。四、说教法和学法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词境,悟词情,获得审美感受。五、说教学过程我校在课堂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以“全方位、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为目标,以有效、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旨在用最恰当的教学时间,用最恰当的方法策略,赢取最大的教学效果。经我校反复实践与探究,制定出了符合本校的“5+25+10”时间划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别为预习、互动、测评。以此为据,我将上课时间

4、安排如下:导入新课5分钟、探究新知25分钟、巩固新知10分钟。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课堂前段5分钟课前我就播放渔歌子的歌曲,让学生听。我这样导课:同学们刚才听了这首很优美的歌曲,在音乐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孩子们找出歌中隐藏着一首千古流传的词,此时板书课题《渔歌子》。接着了解词、渔歌子含义及作者。【设计意图:让教学由歌曲引入,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板书完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字面上理解“渔歌子”是指渔夫在捕鱼时唱的歌,为“渔歌子”这个词牌名定下了快乐的基调,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词人的心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5、了解词的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词内容,为体悟诗词打下基础。】(二)初读,读出词韵味课堂中段25分钟5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首先教师范读词,生思考:怎样才能读好词?根据学生汇报,师明确读词要求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1.读正确。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词,重点认读:鳜鱼、蓑衣、箬笠,并在读中指导“塞”的写法。2.读出节奏。3.读出词味儿。【设计意图:我通过“初读读正确”、“击掌踏歌读出节奏”、“了解诗词的特点读出韵味”的层进式设计,读书的要求逐步提高,写字教学也是随文进行,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学生很快品味到了词所独有的韵律之美,一步一

6、步走入诗境,初步把握了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三)想象,品出词中画课堂中段25分钟1、圈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美读词语 ,想象画面。课件: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西塞山 。2、引导学生根据景物词语想象色彩、声音、味道。(随机景物课件)3、小组讨论:用语言描绘此时你眼前的画面。(课件图片)师随机简笔画。【设计意图:我让学生学从单个词语入手,在指导学生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将景物说具体,“加上颜色”、“听到声音”、“闻到味道”,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发挥想象,全面感知了词的内容,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读自悟所得,描绘出头脑中的画面,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

7、,自主解读词义,形成最初词境。同时也在渗透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古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意,品出韵味。】(四)和诗, 品出钓中情课堂中段25分钟(1)短短的27个字我们把它想象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的渔翁,用一个词形容这幅画——(师随机板书:悠然自得、如诗如画。)随机点出“不须归”的原因之一:景美,乐不思蜀。(2)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