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

ID:37462366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_第1页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_第2页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_第3页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_第4页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

2、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将其分为心痹和肺痹两种,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金匮要略》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亦有心气不足者,故设有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及入参汤治疗本病。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降香,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3、用血府逐瘀汤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胸痹心痛病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其他疾病表现为膻中及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症时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胸痹重症属真心痛,涉及救治也包含在本节之内。【证候特征】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表越边胸骨后或左胸发作性闷痛,不适,甚至剧痛向左肩背沿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放射;持续时间短暂,常由情志刺激、饮食过饱、感受寒冷、劳倦过度而诱发,亦可在安静时或夜间无明显诱因而发病。多伴有气短乏力,自汗心悸,甚至喘促,脉结、代。多数患者休息或除去诱因后症状可以缓解。-胸痹心痛之疼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亦可

4、表现为灼痛、绞痛、刺痛或隐痛、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15分钟之内。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伴有面色苍白,汗出,胶冷!甚至旦发夕死,为真心痛的证候特征。本病舌象表现有舌淡红,淡胖,暗红,或舌有淤点瘀斑,舌下淤筋,苔薄白或白腻,白滑,苔剥等,其脉象可呈现沉紧,沉细迟,细缓,结代,促,滑。【病因病机】1.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使心阴内耗`心明亏虚,脉道失润;或心火偏旺,

5、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痛。2.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痛;或痰浊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或饱餐伤气,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发。3.情患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瘀交阻,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夕卜,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乏饣

6、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诸病源候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易卒发心痛。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够失调有关,如肾虚、肝郁,脾失健等。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边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且又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表现气阴两

7、虚、气血双亏、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且又可相互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临床上常表为虚实兼夹,如阴虚痰热互见,阳虚可兼痰饮等。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尤以心气虚最为常见。【诊断】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取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

8、迅速缓解。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4.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作动态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