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5

初三语文试卷5

ID:37464769

大小:1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初三语文试卷5_第1页
初三语文试卷5_第2页
初三语文试卷5_第3页
初三语文试卷5_第4页
初三语文试卷5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试卷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试卷5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说明:试题中带“※”的为选做题,供有能力的同学选做一、默写(15分)1.,千树万树梨花开。2.海内存知己,。3.但愿人长久,。4.人有悲欢离合,。5.;亡,百姓苦。6.,而死于安乐也。7.,孤帆一片日边来。8.醉翁之意不在酒,。9.,始一反焉。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1.写出你课外背诵的5句咏雪的诗句(5分)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咏梅》毛泽东二、课内阅读(30分)【甲】(10分)初三语文第11页(共8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2、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上文段选自写的《岳阳楼记》,文章是他的好友被贬到巴陵郡当太守时嘱咐他写的。(2分)2.从下面4组中选

3、择都是对偶的一项:(2分)A.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和景明--波澜不惊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长烟一空--浩月千里C.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在文段中用横线划出“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语句。(2分)4.翻译句子:4分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20分)亲爱的朋友们,当①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②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③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④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⑤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⑥你和爱人一起

4、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初三语文第11页(共8页)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塞苹果____犁耙____2.解词:(2分)奋不顾身:。3.文段中最突出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分别是____,____(4分)4.写出上面文段的大意:(2分)5.

5、文段中哪一句与标题“谁是最可爱的人”照应?(2分)6.依次写出文中六个“你”所指的对象:(2分)7.文段中“这一点”是指:(2分)8.在文段中找出最能归纳出六个“当你...的时候”的内容的语句:(2分)9.文段开头六个“当你....的时候”其作用是什么?(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35分)【甲】(17分)啄木鸟“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为君除蠢害,莫嫌无事不频飞。”初三语文第11页(共8页)(陈标(啄木儿》)这首诗已写尽了啄木鸟的功绩,虽然这只是一千余年前的一位诗人一时感兴之作。树木的害虫中,有吉丁虫和天牛等,潜伏在树皮下或木质中,破坏组织,吸食

6、树汁,不仅妨碍树木的发育,而且影响木材的价值。这些害虫生育既繁、隐藏又密,决不是人的能力和时间所能除灭的。唯有啄木鸟终日不辞辛苦往来树林间,能为人类尽除灭的责任。啄木鸟的形态,有好几点特异的地方。第一,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趾端生有长而钩曲的爪,便于攀住树皮,所以在分类上属于禽类。第二,尾羽有坚硬的羽轴,当它的身体直立在树干上时,可用尾羽抵住树干,使两脚和尾羽合成一个三脚架,支撑身体。第三,嘴刚直坚硬,好像锥子,适于啄洞。第四,舌柔软细长,尖端生有逆刺适于钩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先止于树干上,用嘴敲击树干,柝柝作声,侦察树于内有没有害虫潜伏着,犹如内科医生

7、诊察病人的时候用手敲击患部,听取声音辨认病状。这时候,它假如听到某部分有低浊的声音,知道内部潜伏着害虫,就用嘴在树干上啄一个洞,通到害虫蛰居的隧道内,然后把舌头伸进去,钩取害虫做它的食物。有时钩不到虫,随即到树干的背面去敲击几下,大概它以为虫子已逃到背面,这样可以使虫子跑到前面来被它捕捉1.请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2.分析《啄木儿》一诗在文中的作用:(4分)3.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是:(4分)4.本文可分为四层,下列分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频飞。

8、

9、……的责任。

10、

11、……钩取食物。

12、

13、……被它捕捉B.……感兴之作。

14、

15、……的责任。

16、

17、……

18、取食物。

19、

20、……被它捕捉C.……感兴之作。

21、

22、……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