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ID:3746723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_第1页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_第2页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_第3页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_第4页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文章在简要回顾道地药材形成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指出道地药材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特征,并且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地理标志也是法律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该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具体建议。【关键词】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对策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川产道地药材更是产生于四川省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的精品,因其货真质优,市场占有率高,贸易量巨大,在国内外极负盛名,中医界更有"无川药不

2、成方"之说,从近代起就出口境外。由于道地药材是传统公认的优质中药材,在传统中药贸易中,道地药材的价格通常显著高于普通药材,很显然,道地药材已不仅仅是优质药材的代称,也是一种能够带来显著经济利益的商业标记。正因为这类来源于特定产地的商品包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识别特定产地来源的商品标记被称作"地理标志"而被正式纳入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要求WTO各成员国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各成员国也相继制订了相关法律保护地理标志。自地理标志被纳入法律体系之后,民族特产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

3、经济利益十分显著。1地理标志(Geographicalindications)是保护道地药材的有效途径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道地药材的记载,唐朝《新修本草》中说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1],充分说明了古人早就认识到,药材的质量好坏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极为密切,不同产地的药材疗效迥异。最初的道地药材之"道"和"地"二字是指行政区划和地域的意思,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先按当时大行政区划的十三个"道"来归纳药材产地,明确指出"用药必依土地","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

4、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者皆有,不堪进御"[2]。在这里,孙氏已经把道地药材的含义作了基本表达,至明汤显祖《牡丹亭》中"好道地药材",表明道地药材已经演变成为公认的好药材的标准。在本草专著中,"道地药材"的术语首先出现在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在部分药材"地"(即产地)项下专门辟出"道地",特指优质药材,如川芎"道地:蜀川者为胜"[3]。地理标志是较晚才确认的一种知识产权,TRIPS协定第22条第1款的解释,是指标示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某地区或某地方的标志,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

5、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它可以是国家名称及不会引起误认的行政区划名称和地区、地域名称。我国的《商标法》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还增加了商品特定的质量与商品来源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关联的内容。可以看出,道地药材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特征,并且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地理标志通常也被认为是法律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4]。2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在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及不同的行政部门,这是各WTO成员中比较特殊的。即可以以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方式,也可以取得原产地域产品

6、"专用标志"的方式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有两种途径获得地理标志保护。虽然地理标志保护可以为川产道地药材的在贸易中高溢价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但是目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中国商标网(网址见http://sbj.saic.gov.cn/sbyw/dlbz.asp内容)公布的"截止2008年7月27日中国已注册地理标志名录",以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形式取得权利的地理标志一共393件,其中涉及药材的地理标志26件,以浙江省注册量最多,达8件,四川

7、省仅3件,分别为四川省遂宁白芷协会注册的"遂宁川白芷"(第4834771号),三台县花园镇麦冬专业技术协会注册的第3029295号"涪城麦冬",南江县特产协会注册的第3197889号"南江金银花",但商品类别为茶叶代用品而非药材。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方网站(网址见参http://kjs.aqsiq.gov.cn/dlbzcpbhwz/index.html公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共44个,其中川产道地药材也仅有江油附子(2006年41号),涪城麦冬(2

8、006年73号),川芎(2006年128号),旺苍杜仲(2007年128号)。而四川著名的川贝、川木通、川牛膝、川明参、川射干、川楝子、川乌、干姜、大黄等等,均未见以任何形式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这种情况与四川这个中药大省是不相称的,对川产道地中药的深入研究,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3对川产道地药材进行地理标志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