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

ID:37471479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_第1页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_第2页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_第3页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_第4页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第7期第34卷论著作者:杨飞雪 钱和年 黄华梁 冯捷 崔恒单位:杨飞雪 钱和年 冯捷 崔恒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100034;黄华梁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抗体;抗独特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卵巢肿瘤  【摘要】 目的 构建和表达模拟人卵巢癌抗原的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融合蛋白,以提高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原性

2、,为进一步用于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用编码连接肽的DNA连接6B11scFv和hGM-CSFcDNA,并对大肠杆菌用温度进行诱导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吸附印迹法,对表达的蛋白进行活性测定。结果 表达的蛋白能分别与6B11的初始抗体和小鼠抗hGM-CSF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结论 表达的融合蛋白保留了6B11scFv和hGM-CSF两种成分的活性,增强了6B11scFv的免疫原性。TheConstructionandExpressionof6B11scFvAnti-idiotypicAntibod

3、yandHuman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inEscherichiaColiYANGFeixue,QIANHenian,HUANGHualiang,etal.GynecologicOncologyCenter,People′sHospital,Bejing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34  【Abstract】 Objective Toenhancetheantigenicityofananti-idiotypicsin

4、glechainantibody6B11mimickingovariancancerantigen.Methods UsingDNArecombinanttechnique,arecombinantfusionproteinexpressionvectorwasconstructed.Thisvectorlinked6B11scFvcDNAandhumanGM-CSFwithalinker.ProteinproductionswereinducedwiththetemperaturechangeinE.Coliand

5、analyzedwithwesternblot.Results Theexpressedfusionproteincanbereactedwithbothanti-humanantibodyandCOC166-9(AB1of6B11).ConclusionTherecombinantfusionproteinkeepstheactivitiesofbothcomponentsandmaybeusedastumorvaccineforovariancancer.  【Keywords】 Recombinantfusio

6、nproteins  Antibodies,anti-idiotypic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  Ovarianneoplasms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但目前对肿瘤特异性抗原了解的并不多,而机体对肿瘤相关抗原往往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抗独特型抗体能够模拟外来抗原,并且能够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作为肿瘤疫苗,已有用于肿瘤治疗的报道,并取得了良好疗效[1-3],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抗独特型抗体只模拟抗原的单个表位,引起的免疫反

7、应容量小,免疫原性弱。而且目前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是鼠源性,其缺点是由于种属特异性,反复用于人体可导致产生人抗鼠抗体,严重时可出现类似血清病样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妇科肿瘤中心)制备了模拟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抗原的抗独特型抗体6B11和6B11单链抗体6B11scFv[4,5]。为了进一步提高单链抗体表达原,我们构建了单链抗体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融合蛋白,以增强6B11scFv的免疫原性,为用作肿瘤疫苗提供基础。  材料和方法  一、质粒和菌株  质

8、粒pCANTAB5E-6B11scFv为妇科肿瘤中心构建,含6B11scFvcDNA[4];质粒PBV221-GM-CSF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丘并生研究员提供,内含hGM-CSFcDNA;表达载体pKpL-3a及大肠杆菌pop2136由北京医科大学马大龙教授提供;质粒pUC18购自北京华美生物制品公司。  二、限制性内切酶和工具酶  内切酶N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