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

ID:37479913

大小:8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_第1页
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_第2页
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孔子有一个教育理想:就是把“性相近,习相远”的各种人群,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把这个理想归纳为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克己复礼D.因材施教2.“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尊儒抑法B.尊法抑儒C儒法并用D.外儒内法3.孟子和黄宗羲两人虽然生活年代相差久远,但他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民生问题,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而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最准确的说法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4.下图是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公园,这是为了纪念一位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而兴建的,图中雕像后面的墙上写有源于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黄宗羲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5.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凯旋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万千,其源为一,基础都是儒学,都沿袭着孔孟的认

3、识论和封建伦理道德观,所以说“合处同”,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主张是(  )A.格物致知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6.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

4、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7.下面哪幅字贴上的字体不是由隶书衍生出来的A  B   C    D8.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因为它A.发展为全国性的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B.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C.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用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D.产生地北京为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

5、。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3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6、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3)据材料四、五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4)结合上述

7、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10.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时代的变迁在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深深的“足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宋代文学艺术知识的填充。文艺领域时代风貌成就、特色书法重文轻武;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1)绘画(2)文人山水画也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3)宋词(4)飘逸又豪放的高远境界;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柳永词作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李

8、清照的词表现了婉约派词作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戏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南方成为经济重心。(5)3答案1.B2.C3.C4.C5.C6.C7.B8.B9.(1)核心是“仁”“礼”。(2)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