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

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

ID:3748355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_第1页
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_第2页
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_第3页
资源描述:

《众里寻“花”千百度定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众里寻“花”千百度——浅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江畔独步寻花》天润实验学校李声华把握特点说教材唐风宋雨,古韵清词,迤逦满目春色。公元760年,春暖花开之际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其中的第六首,现编排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中。这首写景小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这一册的古诗词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之中,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共10首的“古诗词背诵”单元。这样编排的原因是六年级学生处于三、四学段的衔接期,他们求知欲强,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2、。体现了教材的弹性,也与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接轨。清晰明了说目标基于此,从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出发,我拟定如下三维目标:(让学生在积累背诵、赏析感悟、拓展运用的语文实践中达成上述目标。(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内容,读准字音,联系注释理解“蹊”、“留连”等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经历过程,才有体验。因此,目标2我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让学生在积累背诵、赏析感悟、拓展运用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感受春的盎然生机。汤显祖曾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

3、魂,因此目标3我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蝶舞莺啼、生机盎然的景象,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就成了本诗教学的重点。古诗意境深远,因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走进诗的意境。”就是本诗教学的难点。创新整合说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诗教学我以“古诗主题式”教学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以诗的内容为经,以一首具体诗词的赏析为纬,实现教学内

4、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力求启其蒙而引其趣,悟其意而入其境。课前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查找杜甫的资料和诗句。扎实有效说过程:教学过程必须扎实有效,我打算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一树花开万首诗。(3分钟)导入新课要激趣而高效。为此,我首先播放图片,同学们猜一猜画中藏着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学生在美轮美奂的画面前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我利用最后一首《春日》顺势而导:胜日寻芳泗水滨,唐朝也有一位大诗人来到江边寻找芬

5、芳的花朵,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畔独步寻花》。然后交流杜甫的资料。这个环节在“猜一猜”的趣味活动中自觉唤醒知识积累,真正做到了学诗用诗,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二、初读感知——转轴拨弦三两声。(5分钟)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的确,语文教学必须贴着地面踏实行走,不能天马行空。因此在初读感知中,我组织学生联系注释自主读懂意思,为了避免学困生充当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我不学齐宣王听竽的方法,而是学习齐闵王主要采用个别读的方法进行初读检查,确保每一个学生读通读顺。

6、——以期达望“转轴拨弦三两声”的妙处。三、寻花赏诗——万紫千红总是春。(17分钟)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我打算分两步走:1、寻花——赏意象而知其蕴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根据作者寻花和写诗的路径,我这样设计教学:作者一路寻花,寻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学生迅速聚焦于(“满”、“千朵万朵”、“压”、“低”)这四个词,我让学生结合图片从中生动形象的感受到花朵“压”、“低”的3样子和“千朵万朵”“一花未落一花已开”的繁盛。紧接着,

7、我让学生把这两句诗读成一个词——花团锦簇……意象形成再指导朗读:作者看到这么多的花,一定是心花怒放。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份惊喜和春天的这一片花海呈现给大家。然后拓展积累:花是诗人最爱写的景物之一,如果说杜甫眼中的花是“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妩媚。那你还知道其他诗人眼中的花是怎样的呢?以此来丰富以“花”为主题的诗句。诗的后两句我抓住(“流连”“自在”“时时”“恰恰”)这四个词让学生体会莺蝶的快乐,感受花的芬芳和诗的韵味美。并以黄莺啼叫这个内容展开教学:先播放黄莺的叫声,你听这是什么声音?谁也来学着叫一叫。顿时

8、教室里“添得黄鹂四五声”,我顺势让学生转换角色对话:黄莺你在叫什么唱什么呀?你在为谁而歌唱?然后小结引读:在这美丽的春花之中黄莺、蝴蝶醉了,诗人也陶醉了,让我们也来醉一回,一起用黄莺般清脆动听的声音齐读这两句。读后再次拓展积累:你还在哪些诗里读到了黄莺啼叫的诗句?这一环节,我着力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蝶舞莺啼、姹紫嫣红的意境,突出了本诗的教学重点。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细致的描摩其形、其色、其音,让一处处景物变得鲜活,让一颗颗童心变得灵动。2、赏画——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