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

ID:54152082

大小:20.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_第1页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_第2页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_第3页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众里寻梅千百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众里寻“春”千百度【设计理念】:新课程呼唤开放的课堂、诗意的校园。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至今,诗词佳作层出不穷,浩如烟海。在小学生中开展古诗词专题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神韵,受到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多方面地提高综合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校在油田首家开设《经典诵读》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突出以下几点:主体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教师作为主导,把时间慷慨地让给学生,把自主权留给学生,把成功的喜悦带领给学生。开放性与综合性:活动重视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

2、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活动大大拓宽了诵读视野,整合了课程资源,恰当地实现了语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互动性:活动自始至终,教师关注的不应该是自己,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而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情绪、兴趣和情感体验。教师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收获,还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发展能力,使学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不恰好是“以学生为本”自自然然的体现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描写春的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意韵美。培养学生养成诵读、赏

3、评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2、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作诗的兴趣,让他们的才思、个性得到张扬。3、过程与方法:积累记诵、赏析感悟、体验运用【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积累描写春的古诗词。【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春句搜索激情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来翩翩,天也湛蓝,风也和暖,雨也缠绵。山花烂漫,杨柳依依。猜一猜。春到人间草木知,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画面藏着哪些诗句?课件出示数幅春景图画。学生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村居》、《春夜喜雨》、《忆江南》、《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填一填。画中春色俏,春在诗丛笑。婀娜多姿的春

4、姑娘从上面的图画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让我们揭开她那神秘面纱,还她以亮丽的风采。课件出示古诗填空。请大家填一填。咱们来个男女生对抗赛,好吗?看那一队填得准确、背得有感情!男女生对抗赛。A1、早春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A2、晚春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B1、春花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5、春意闹。5、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B2、春鸟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一猜”、“填一填”的趣味活动中自觉回忆、积极搜寻、感悟品味已积累的古诗词,兴趣浓厚,印象深刻。二、春诗赏析春到人间万物鲜,春在乱花深处鸟鸣中,春是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春风春雨皆为诗。你最喜欢哪些描写春的诗词佳句?说说它好在哪里?请先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1、小组交流。整体交流。教师指导、评价。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突出了孩子们想要放风筝的急切心情和高兴劲儿。师:你不仅朗诵得有感情,还能抓住关键字“忙”来进行赏析,我代表诗人向你表示感谢!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春天风和日丽,微风把一池的春水都给吹皱了,掀起一圈圈的涟漪。我觉得诗人还把这一池碧绿的春水看作光滑的绸缎,被风一吹就好像起了皱纹一样。师:你也抓住了关键字“皱”来谈,并且能想诗人所想,我代表诗人冯延巳感谢你的赏识!如果你生在五代,一定能和冯延巳成为诗友!生:我很欣赏王安石的这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起初写的是“春风又吹江南岸”,后来改成“到

7、、过”都不满意,经过反复推敲才定了“绿”字。一个“绿”字生动地写出了春风一吹,江南遍地新绿、充满生机的样子。师:你不仅抓住了关键字“绿”来谈,还向大家介绍了王安石改诗的故事,让我们感到这个“绿”字真是用得妙!咱们用掌声感谢他!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画面的色彩多么丰富美丽,充满诗情画意。师:诗中的色彩多么丰富,对比多么鲜明!你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画面的色彩美!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嫣红如火的江花星星点点,映着碧蓝的江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