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ID:37493169

大小:381.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_第1页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_第2页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_第3页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4期西南公路XINANGONGLU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11王饮王潇(1.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2.四川纳黔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摘要】基于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桥隧、路隧接合部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原因的分析,针对纳黔高速隧道接合部的特点提出安全保障措施,以提高该高速公路通车后隧道路段的运营安全性。【关键词】纳黔高速;隧道接合部;安全保障;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U458【文献标识码】B67、14,分别占总数的20.0%、26.0%、44.8%、

2、0引言9.2%。图1为交通事故时间分布情况。纳黔高速公路是“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的重要18:00-24:000:00-06:009.2%20.0%组成部分,由于地形限制该路线存在长大纵坡、小半径弯道及桥隧、路隧结合部等特殊(危险)路段,在一定运营使用条件下(如大流量、超载超限、超速、恶劣天气),这些特殊路段可能成为潜在的道路事故多发点(段),成为纳黔高速公路运12:00-18:000:60-12:0044.8%26.0%营安全的瓶颈。调查表明,发生在山区高速公路特图1包茂高速公路铜川段桥隧、路隧连接段殊

3、路段86%的道路交通事故大都为重、特大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图[1]从图1可以看出,包茂高速公路铜川段桥隧连接或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了确保纳黔高速通车以后段在下午及凌晨发生的事故次数分别占44.8%和能够较安全的运营,本文从交通工程、人机工程和46.0%,可见,下午和凌晨是事故的多发时段。交通安全工程等角度对隧道路段进行研究,针对纳下午发生事故比例大,从心理学可知,人一般黔高速的特点提出安保措施。经过2-4小时连续驾驶,开始出现大脑兴奋性减弱,1事故特点及原因分析感觉迟钝、知觉能力降低等情况,思想意

4、识的支配力严重下降,生理条件接近最不利状态,极易导致交通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多是桥隧相接,与其他[2]事故。黄昏时分,由于自然光照下降,物体反射的路段相比,其发生的交通事故有其自身特点。根据光线也急剧变弱,驾驶员的视觉难以适应光线变化,包茂高速公路铜川段桥隧连接段2006年到2008年发造成行车时难以辨明远近,容易错误判断车间距离甚生的150起交通事故,罗富高速公路2007年到2009年发生的412起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山区高速公路桥至冒险超车,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隧连接段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气候

5、分布、事故形凌晨时分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个方面:(1)夜间交通流量减小,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自态分布及车辆类型的分布特点。由度较大,车速较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极易反应1.1时间分布特点不及而酿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包茂高速公路铜川段桥隧连接段2006年到2008年发生的150起交通事故(2)夜间车辆主要为长途运输货车,车辆超载中,0:00~6:00、6:00~12:00、12:00~18:00、18:00严重,车况较差,违反交通法规、标志标线和无证~24:00这4个时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数

6、分别为30、39、驾车等违章现象较多,形成事故隐患;1662010年第4期西南公路XINANGONGLU念培红孙正兵:渝湘高速公路长滩隧道左线岩溶涌水整治(3)凌晨时分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也与其他时段因,为确定对策和解决方法提供依据。下面根据所不同,由于彻夜行车造成驾驶员睡眠不足并逐渐积掌握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纳黔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累,至凌晨时分达到了极限,这时的疲劳多为累计60.0%疲劳。疏忽大意、判断错误及疲劳驾驶构成了凌晨50.0%11%/40.0%王饮王潇时分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因

7、素。有研究显示,驾驶重比量30.0%(1.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员睡意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为早上6点到8点和下午数故20.0%2.四川纳黔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事2点到4点之间;10.0%(4)凌晨时分,光线昏暗易使驾驶员注意力不事故类型0.0%追尾撞护栏撞隧道口壁坠车刮擦其他【摘要】基于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桥隧、路隧接合部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原因的分析,针对纳黔高速集中,同时受隧道照明设施的影响,驾驶员极易身图2交通事故形态分布情况图隧道接合部的特点提出安全保障措施,以

8、提高该高速公路通车后隧道路段的运营安全性。体疲乏,反应迟钝,从而诱发交通事故。35.0%【关键词】纳黔高速;隧道接合部;安全保障;预防措施1.2气候分布特点30.0%【中图分类号】U458【文献标识码】B根据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交通事故案例统%/25.0%重20.0%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交通事故有所比数15.0%人差异,其主要分布特点如下:亡67、14,分别占总数的20.0%、26.0%、44.8%、死10.0%0引言9.2%。图1为交通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