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

ID:37508630

大小:1.1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2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_第1页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_第2页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_第3页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_第4页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创立:2、继承:3、重创:4、主导: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课标要求课标解读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2、掌握汉代新儒学的内容3、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第三课汉代大一统材料一汉初,接秦之

2、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汉书.食货志》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为什么采用黄老之学?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3、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下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董仲舒说:“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

4、不足,塞并兼之路。”……“徭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材料四: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仁政:限田、薄敛、省役“三纲五常”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5、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材料三董仲舒说:“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徭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材料四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董仲

6、舒《春秋繁露》“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限田、薄敛、省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其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目的和作用仁政:限田、薄敛、省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实施与影响:1、起用大量儒学家

7、参与国家大政。由于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2、设立太学,规定儒家经典为学校的教科书。汉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评价积极消极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2、“限田、薄敛、省役”等仁政思想3、五常中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色彩,纯属唯心主义的成

8、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