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ID:37509491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阳市2012年度教学论文评选小学学段美术学科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简阳市青龙镇中心小学:游斌2012年6月11日-3-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观察能力决定着他的知识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指导儿童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儿童从学龄前开始,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养成他们观察的习惯,指导他们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小学生来说,具体的指导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多点写生课,让学生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多画写生画不是不要临摹课,关键在于达到什么目的,临摹基础上是以解决技法为目的,但作为培养造型能力的训练,显然不及写

2、生课。低年级的写生课不同于成人化的写生,他应以感觉训练为主,首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观察的条件和环境。如植物的写生,首先要让儿童感受各种各样花草树木的形状、大小、颜色、生长环境,认识不同植物的美。再如写生——“自画像”通过照镜子观察和描绘,儿童便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平时不被注意的某些细节特征。低年级的写生不应有方法、步骤的限制和比例、明暗的要求,即不以追求描摹物象的表面现象为目的。只要他们把自己观察来的最主要的感受、最本质的特征表达出来,无所谓像与不像,关键在于感受。无疑,指导学生感受客观事物是培养观察能力的第一步。中年级学生虽然能基本上感知物体体积、明暗及近大远小

3、的透视现象,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敏锐的捕捉对象特点的能力,教师仍然应当避免过多的讲画法、讲知识,而应当强调写生中的感受,造型不要求形似,只求动人、感人。对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将一些初步的知识和技法,但直接感受客观事物任然不能忽略。二、指导学生学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要鼓励学生直接感受客观事物,减少盲目性,指导他们从物体的形状、结构、比例、色彩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写生一只鞋,教师可采用提问时谈话,引导学生观察鞋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再引导他们观察鞋的整体形状和各部分形状,比较一下鞋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鞋的颜色等,一步一步地、有目的地观察写

4、生对象。对较复杂的物体也同样应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做到步步深入。三、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物象的习惯。学生作画(写生)往往只会盯物体的某一局部或他感兴趣的部分画画,结果画出来的形象常常出现结构、比例、及色彩关系失调等差错,这是因为他忽视了整体。要使学生学会从整体观察、把握对象,应注意保持并深化第一印象——即客观事物最初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深刻的整体形象。如初见某人,第一印象是男是女,是高矮胖瘦,然后才是多大年纪,什么样的发式,眼睛的大小。第一印象通过充实、提炼、加工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称作意象,引导学生把这个意象对照客观事物,运用写生手段描绘出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

5、整体的观念,在作画过程中应时刻保持第一印象,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应为它是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给人留下的突出而又整体的感受,反映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如观察鸡,在身体上(整体形象),公鸡和母鸡都是相似的,区别之处在于冠和尾。抓住了整体形象,便抓住了本质造型。四、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要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深入、细致,并能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即形状、结构、比例、色彩等,必须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所谓分析,指人的思维过程,是把头脑中的事物或现象,分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所谓比

6、较,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辨别异同(如高低、大小、深浅、方圆、粗细等)。只有观察而无分析、比较,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没有观察则根本谈不上分析、比较。所以,观察是前提,分析、比较是深化,两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观察、分析、比较应当同步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要考虑各个年龄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低年级儿童,他们认识事物非常具体,乒乓球就是乒乓球,鸡蛋就是鸡蛋,文具盒就是文具盒,没有必要再抽象成“球体”“长方体”,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多描绘自己周围最熟悉的事物,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热情。分析、比较可引导学生把显现于物体外部较为突出的各点位置关系作比

7、较,把线段与线段的长短、距离作比较,把线段的倾斜角度大小与平行、垂直的关系作比较,把面与面的大小宽窄作比较等,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应鼓励学生用目测的方法去判断线的长短、倾斜角度等,这将有利于培用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一、画记忆画或间接写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所谓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作为经验在人脑中保留下来,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重新反映出来。人的一切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获得,习惯的形成,都与记忆密切相关。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识记是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

8、联系,所以,观察越深入,记忆越深刻,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