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

ID:37511039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

2、浑。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

3、兰。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王维《使至

4、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般鉴赏方法。 第一、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第二、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 第三、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等。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5、)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4(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6、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五、边塞诗鉴赏训练:1.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7、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2.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3.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4.从军

8、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⑴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塞上听吹笛 高适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春风一夜满关山。从军北征 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⑴这两首诗都描写“雪”“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⑵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