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ID:37511614

大小:16.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_第1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_第2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_第3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_第4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足新课程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从喊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到新课程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标志着创新教育由初步探索到逐渐明朗化、具体化。《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有人文性和战略眼光的理念,实验教材中洋溢着生活情趣、时代气息的学习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给予了教师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是实施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从长远意义来说,探究能力是通向创造和创新的阶梯;从现

2、实意义来说,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阶段来说,探究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应该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不能大讲特讲理论性的东西,而是要用儿童化、形象化的语言鼓舞学生建立愿意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出现畏难和懈怠情绪是很正常的,此时教师的批评是不合适宜的,指导学生掌握主动探究的方法,留给学

3、生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亢奋状态,才会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发展个人能力。二、培养质疑精神,学会提问。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情境设置一直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题,但学生要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确实存在难度。他们要么不知道提问题怎么去完成,要么心里明白而无法运用规范、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可以尝试如下操作:(一)、鼓励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提问题,引导学生模仿和再加工。(二)、在练习口头提问题后,书面写出问题,学习正确运用语言表述所提的问

4、题,建立口头到书面的过渡。(三)、培养学生爱提问、多提问的兴趣和习惯,对提问新颖、深刻的学生积极评价,正面强化。  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在学习情境中提出很多问题,有的会恰好切中学习要点,在师生解决问题的共同探讨中知识点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重要的是学生始终可以处于主动探究、求解的过程,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大有裨益。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学习素材,激活学生的灵感,开启学生探究的源泉。(一)、一年级《春天在哪里》口语交际设计:春天到了,你发现了吗?你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此课时节气处于初春,学生发现不了细微

5、的季节变化。此处,教师可解释“变化”为“冬天没有的,而现在春天有了的事物就是‘变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插图中蕴含着许多“变化”,学生的思路顿开,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甚至说出了许多画面上不曾有的事物。(二)、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节课时,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边实验边不禁说:“升了,升了,真的渐渐升高了,跟课文讲的一样。”实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6、。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源泉。(三)、在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春雷还跟谁说话了?春风呢?刚开始,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学生只会说小燕子。教师可以走上讲台,扮演春雨招呼青蛙,不要冬眠入池塘等。教师活动可以激活学生脑海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动脑筋,走上讲台表演各种动物在春天的活动,使情境对话设计积极发挥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口语表达的功能。四、在学生

7、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散、跳跃性太大,他们从讨论“银河是不是河”可以说到各种颜色的河,看情境图“捉害虫”提数学问题学生可以提出“青蛙为什么会捉害虫”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根据学科特点训练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指向性,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一)、探究的起点是有所求,所以训练学生思维指向性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明确探究的意图。对于一个题目来说,就是要学会审题,从题目入手思考,检查自己探究的结果是否偏离了题目所指。比如,看情境图提数学问题,教师可在学生几次碰

8、壁后点出“数学”两字,引导学生明确要提运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解决的问题才算是数学问题。经过训练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题性明显加强。(二)、探究的过程要具有条理性,条理性的思考才能保证指向性畅通无阻。面对一个题目,思维条理性强的学生会立刻开始主动探究,条理性差的学生则感觉无从下手或是常走弯路,训练学生思考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数学应用题教学,分析基本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至关重要。(三)、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用知识指导思维的合理性。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