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ID:37512700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初二体育课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观一直统治着课堂,少儿教学成人化,教学过程的统一化、强制化,导致体育课单调、枯燥。这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教学格局,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根据调查,有99%的学生喜欢甚至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但对过去的教学形式只有25.4%感到满意,57.1%基本满意,喜欢度与满意度相差甚远。究其原因,70%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体育课上想学的内容老师不教,不想学的东西拼命教,所以就不想上体育课,只想自己

2、玩了!体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几个体育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把课上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业余自我锻炼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只有变课内的“要我练”到课外的“我要练”,才能达到和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又苦又累,在这种情况下又极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激发

3、学生兴趣的途径很多,但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从教学内容着手。学生凭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体现出自主性,他们会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听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投入体育锻炼之中,对自己选修的项目有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选修课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满足和愉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二、 研究的背景1.研究的理论背景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

4、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并建议在高中阶段重点学习一两项运动技能,发展熟练运用该项运动技能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与奋斗目标。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深化和提高,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学校而且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宽,必将引起学校体育全方位

5、的改革。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根据实施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单纯的生物教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维教育观转变;实现从以竞技为主教学目标向强身健体、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及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多元教学目标转变;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新型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必须与此相适应。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为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他认为选择性学习是激发兴趣和动机的前提,自主性存在的条件,是创造性的基础。所以,学校体育教学要尊重个性,让学

6、生在运动项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选择权,满足其多层次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驱动他们人人都运动起来,才能使体育教学真正属于全体学生。2.研究的现实背景通过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健康水平虽有改善,但是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担忧,身体素质处于停滞与下降趋势,缺乏抗挫折与适应能力,缺少竞争意识、协作精神、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等。我国现在的体育教学,基本上从上世纪50年代就继承了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系统学习”的那套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主张两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5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

7、提高,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诸多弊端,必须尽快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回顾,我校实施了“体育分项教学课”的模式。因为体育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核心,所以从育人的高度,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体育与健康目标的改革和实践,体育教学必须呈现重育人、增健康,重健身、养身心,重个性、展特长,重学法、讲实效,重终身、养习惯的改革趋势。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初二年级实施分项教学的学生2.研究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