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

ID:37525362

大小:420.3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_第1页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_第2页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_第3页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_第4页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史研究·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张雅军内容提要日本弥生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和比其早的绳文时代人群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可能不具有继承关系。本文主要根据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日本不同时期人群的起源和演化。此外,还从中国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的研究,探讨了日本弥生时代人群的源乡。虽然现代日本人起源的“移民说”基本得到认可,但因古代人骨材料涉及的出土地点和时代有限,而且可能与日本弥生时代人起源有关的古代人骨DNA的研究结果也非常少;因此,从目前对中国大陆和日本弥生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对比分析结果看,关于弥生人源乡在哪里还无法得

2、出一个明确的认识,还不能肯定地说出中国大陆的哪些古代人群对现代日本人种族形成有过重要的基因贡献。关键词日本种族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在日本上古史研究领域中,日本民族(即今天的大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学说林立、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人类学、特别是体质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的体质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日本人群种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作一番回顾和分析①。一日本出现人类应该在至少3万年前,但人骨化石发现很少。迄今为止比较可信的早

3、期人骨化石,仅有日本冲绳县港川采石场发现的距今约18000年的港川人(Minatogawa)。大约1万年前左右,冰河期后海平面的上升将日本岛屿从亚洲大陆分离出来后,日本岛屿发展出一支独特的文化传统,称为“绳文文化”(以陶器上装饰有绳纹而得名)。绳文人的基本经济生活主要依赖狩猎、采集和捕鱼。绳文时代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300年前后,随后转为弥生时代,这个转变时期以来自亚洲大陆的稻作农业、金属工具及与绳文人不同形态特征的人群的出现为标志。弥生时代历时约600年(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在大约公元300年前后日本进入古坟时代。①本文撰写过程中,与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徐建新研究员、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徐良高研究员等进行过多次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文中关于农业研究的认识基本来自赵志军先生。在此对诸位先生的指教谨致谢忱!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29日本人群的体质形态特征在绳文时代末和弥生时代初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弥生时代以及其后的古坟时代、历史时期乃至现代人群(不包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的形态特征基本相近,属于一个形态群体。他们具有较平坦的眉嵴、浅平的鼻根、高狭面、圆而高的眼眶和相对的高身材等,与亚洲大陆的朝鲜、中国和其他蒙古人种人群类似。这样的特征与日本新石器绳文时代人群

5、有很明显的差异,绳文人具有发达的眉嵴、突起的鼻骨、低宽的面部,低宽的眼眶、粗壮矮小的身材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北海道阿伊努人、冲绳岛琉球人和现代大多数日本人不一样,他们和绳文人的形态特征比较相似。正是由于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构成以及文化面貌上表现出的复杂性,导致出现了围绕日本人起源问题的大量研究和讨论,涉及体质人类学、考古学、遗传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关于日本人群种族历史演变的理论概括起来有5种,即“代替说”、“二重体形说”、“杂交说”、“连续说”和“移民说”(即日本学术界的“渡来说”)。“代替说”主张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被其他人群所替代后形成

6、现在的日本人,这一假说在19世纪被提出。“二重体形说”强调现代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上的异质性。“杂交说”认为,绳文人与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产生现在的阿伊努人,与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形成现在的非阿伊努日本人。“连续说”则认为,从绳文人到现代日本人的血统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任何的混血。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铃木尚(H.Suzuki)。但是以上这些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反映出的变化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日本人群体质中包含的地理差异。比如,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岛的琉球人与大多数现代日本人并不一样,但是与绳文人相类似。“移民说”的提出弥补了前几种学说的

7、不足,该学说认为在弥生时代有相当大规模的移民来自亚洲的东北部地区,这一学说由日本学者金关丈夫(T.Kanasek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金关丈夫认为,弥生时代人群具有的高身材和高面特征在早期绳文时代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些新的特征来自亚洲大陆,最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同时,他还指出这些移民还将新的文化,如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带到了九州北部和本州岛的最西部地区。这些移民与当地绳文系统的人群混合,他们的后裔在弥生时代末期或者古坟时代向东扩散,并逐渐到达日本的其他地方。“移民说”提出后,得到头骨形态学研究、牙齿人类学研究以及血型、耳垢、指

8、纹、血液成分遗传因子等多方面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都说明,从弥生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群存在形态上的连续性。同样,他们与绳文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