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2010

消化性溃疡-2010

ID:37530158

大小:2.9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4

消化性溃疡-2010_第1页
消化性溃疡-2010_第2页
消化性溃疡-2010_第3页
消化性溃疡-2010_第4页
消化性溃疡-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化性溃疡-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首页第17次课授课时间2010年6月8日第6~7节课教案完成时间2010年6月2日课程名称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教员凌贤龙职称副教授专业层次医学影像系五年制本科年级2007授课方式大班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四篇第五章消化性溃疡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和相关网站1、基本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2、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第一版),钱桂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1月。3、相关网站:

2、http://www.asge.org/;http://www.acg.gi.org/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要点。2、依据临床表现,熟练应用相应检查进行诊断。3、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消化性溃疡概念(2min)、流行病学(2min)、病因和发病机理(14min)、病理(2min),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20min)、实验室检查(10min)、常见并发症(10min),诊断及鉴别诊断(10min)治疗(10

3、min)。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难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型临床实例,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补充新进展,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强调重点内容,结束前进行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学组长审阅意见:签名:2008年5月日教研室主任审阅意见:签名:2008年5月日—15—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续页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时间分

4、配第五章消化性溃疡【定义】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该病也可以发生在与胃酸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包括食管、吻合口及Meckel憩室。【流行病学】1、发病率高估计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2、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存在生活习惯以及地域显著的差异3、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米

5、食者高于面食者4、临床上DU较GU为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5、DU好发于青壮年,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十年。6、男性高于女性,约3.6:17、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远比夏季常见。8、战时发病率明显增高。【病因和发病机制】胃粘膜的防御功能1、黏液-HCO2-屏障、胃粘膜屏障2、上皮完整性的整复或重建动能受抑3、黏膜血流和酸碱平衡2分钟结合图片介绍消化性溃疡的概念。2分钟14分钟重点讲解。机理明了,其后的临床治疗就简单了,因为治疗全部按发病机理来实施。—15—4、前列腺素、EGF、SST等5、巯基一、

6、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1、DU患者的Hp感染率为90%~100%,GU为80%~90%。2、Hp感染者中大约15%~20%的人可发生消化性溃疡。3、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OR明显增高。(二)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1、单独根除Hp可有效愈合溃疡;2、难治性溃疡,在有效根除Hp治疗后,得到痊愈;3、单用高疗效抗Hp方案治疗1周,4周后复查,溃疡的愈合率高于或等于应用常规抑胃药疗效4、根除Hp可使DU、GU的年复发率由50%~70%降至5%以下,从而使绝大多数溃疡患者得

7、到彻底治愈。5、根除Hp还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三)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1、Hp定植和生存因素①动力:a螺旋形;b鞭毛(flaA,flaB);c其他(flaE、fliI等)②对酸抵抗:a尿素酶;bHsp;c胃酸抑制蛋白;d其他抵抗胃酸的物质(p型ATP酶、铁摄取蛋白等)③保护性酶:aSOD;b触酶(过氧化氢酶)④黏附作用:a黏附因子;b上皮细胞受体;c黏液受体;d乙醇胺、GM1-3⑤其他:GGT、ceropin、cagE2、损害胃粘膜(1)毒素(VacA、CagA

8、、iceA)结合图片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15—(2)尿素酶(3)黏液酶与抑制粘蛋白分泌(4)脂多糖(5)脂酶与磷脂酶A(6)溶血素3、炎症反应(1)胃上皮细胞应答(2)中性粒细胞的激活(3)单核和巨噬细胞的激活(4)肥大细胞脱颗粒(5)炎性损伤(6)上皮增生和凋亡3、免疫反应(1)细胞免疫反应(Th1应答为主)(2)体液免疫反应(IgG、IgA等)(3)自身免疫反应(抗原模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