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

ID:37553865

大小:1.5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5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_第1页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_第2页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_第3页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_第4页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双鸟负日”骨雕和“双鸟朝阳”牙雕,可说是最早的“金乌负日”的资料。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与1100年之后的凌家滩遗址玉鹰有传承关系):尺寸:长16.6、残宽5.9、厚1.2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这是一件象牙雕刻的“蝶形器”残件。正面有阴线雕刻图案:中间为一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外圆刻有光芒,象征太阳的光和热;两侧对称雕刻昂首相望、面向太阳的凤鸟,表现出双鸟背负太阳运行的主题。在图案两侧对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在我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中,鸟是太阳

2、飞行的载体,《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骨匕“双鸟负日”骨雕:“双鸟负日”骨匕表现的是以双鸟异首同身组成的两组图案,骨匕两端用平行线和点线组成富有节奏感的几何纹饰,这些鸟纹图像原型出自“金乌负日”神话,也反映了河姆渡人对鸟的特定审美意识。2、凌家滩的玉鹰,胸腹刻有大小两圆,两圆之间刻有八角星纹,象征太阳与八风八节,鹰首侧视、双翼展翅、神采飞扬。(距今5300年到5600年)玉鹰:此玉鹰相对于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在时间上晚了1100多年,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六个钻孔,中心都有太阳纹,都有鸟

3、的形象。3、仰韶文化“金乌负日”图:1989年底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出土陶缸上的“金乌负日”图:洪山庙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阎村类型,其年代同庙底沟类型相当,距今约5500年。这一时期庙底沟类型中也出土了一幅近似于洪山庙W84的“金乌负日”图,如陕西华县泉护村H165内的一片彩陶片上的“金乌负日”图。仰韶文化庙底沟型华县泉护村H165出土的“金乌负日”图: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器上绘有用弧线表示天穹,中有圆形太阳,下有双翅,双腿向后伸展,作神乌背负太阳行空飞翔的图案,正是典型的“金乌负日图”。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4、大汶口背壶上的“金乌负日”图:大汶口陶文(日乌

4、山):著名的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于1957年发现。当1960年采集到的三件刻画图像陶文的大口尊(简称陶文)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反映极为强烈,并成为历史、考古、古文字、美术及天文学界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且研究成果颇丰。就文字学领域而言,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陶尊文字是现行汉字的初型或远祖,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其成型时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比甲骨文尚早1500余年。周士心摹本1/1957年山东莒县陵阳河采集2/1979年山东莒县大朱村出土在山东吕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一九五七年当地农民在疏通河道过程中,发现可有文字和图像的陶器。直至一九

5、七九年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现墓葬四十五座,出土器物一千余件。其中在不同地点:陵阳河遗址和大朱村出土的两个[炟]字陶文,属于一类型,是公元前二千年至四千年间(据科学检验碳十四测出)的古物。据山东考古学家实地勘察,陵阳河遗址正东五华里,有山五峰并列,中峰突起,名四寺堌山,春夏两季早晨,太阳从正东升起,高悬于主峰之上,正是此一景象。大汶口陶文的日与山之间的图案应为太阳鸟——乌,这是东夷人祭日的图案。只要把莒县陵阳河“日乌山”图与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对比,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东夷人的图腾是鸟,东夷祖先在山上祭祀太阳,中间的鸟正是东夷人对自身的描述。因此“日乌山

6、”可能是东夷人的族徽。五个山头逐渐向三个山头过度,说明大汶口陶文“日乌山”与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的交互影响。5、良渚文化玉璧,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品,当年购自上海,传出土自杭州余杭,考古界称之为“佛利尔一号璧”,其上有一幅“鸟立祭坛”刻图。良渚文化玉器刻图“鸟立祭坛”是三皇时代(2607BC-2338BC)的史官用以记载历史的专门工具,在历史文献中,它被称为“图”(《吕氏春秋》:“史皇作图”),也被称为“鸟迹”(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曰:“仓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据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良渚文化中有些玉器上刻图画文字,例如美国收藏家弗利尔(1856—1919

7、)购买的据传出自浙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锡上便刻着一个圆圈加火形的图画文字与大汶口陶尊上的图画文字完全一样。同批玉器中有几件壁也刻有似图画文字的画面,如其中一个壁上刻一鸟立在阶梯形基座上,基座中一圆圈纹,下面有一新月形,这后一部分也跟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画文字相同。佛利尔一号璧上的鸟立祭坛图(庄小兵先生认为,祭坛内图形由大汶口文化集团的族属标记‘日云山’改画而成,标志两大文化的融合)6、三星堆遗址青铜神树测定年代在距今4740-4070年左右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一株有着“一龙十鸟”(一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