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

ID:37562563

大小:324.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5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_第1页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_第2页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_第3页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_第4页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侯卫生,刘江平(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摘要:介绍了工程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从工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和解释等角度综述了工程地震勘探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指出了工程地震勘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工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与解释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12’&.3*-&)*+,-./01.23,4/,5/6237/23(8.769:;.2:+<=.+71>0/?0,@1/26A2/B.90/:>+<=.+0?/.

2、2?.0,-,162!"##$!,@1/26)45/*.30*:)<:.969.B/.C+<:1.2.CD.B.E+7;.2:+

3、+2;D6:679+?.00/23;/2B.90/+262D/2:.979.:6:/+2工程地震勘探是一门年轻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是目前工程地震勘探中勘探地球物理学科。它是根据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球物理勘探方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来研究地下岩土体或地法。这两种方法利用不同介质因波阻抗的不同,在层的地震参数与岩土物性参数及结构参数之间的分界面处发生波的反射、折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反关系,确定各种地质界面的空间位置、形态,解决非射波、折射波的信息,进而达到获取地下介质分布均匀复杂小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性质、结构以及对状态、物性参数。反射波法不仅

4、可应用于勘察基岩地下介质进行综合评价[’]。面、寻找地下构造、岩石和土的物理性质,还可用于我国的工程地震勘探从L#世纪$#年代中期寻找地下空洞和不良地质体等。由于表层介质横逐步开展,M#年代初有了较大规模的系统发展。向不均匀性大,低速带对高频成分的吸收给数据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交通、水集带来了很大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反射法的勘探精利等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大,各种工程地质和工程质度。如何获取表层的地震反射信息一直是地震勘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基础建设的发展,还危害到国探技术中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准确地对地超浅层地震勘探

5、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地下’N下不良地质体或地质界面进行有效的探测成为各’#;数据的采集取得成功,距地表最浅可达&#?;,种基础建设的前提条件。工程勘察的费用昂贵且探测精度可与探地雷达(=%O)方法相媲美[’"]。折对基础有破坏作用,因而需要寻求一种无损的、费射波法主要用于勘察地下基岩面。用适宜的勘探方法。工程地震勘探不仅具有无损、瑞雷波勘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地费用适中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因而震勘探技术。它利用的是弹性应力波中占主要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基础建设分的瑞雷波在成层介质传播时速度具有频散效应的各个方面[LN’L]。这一特点,借助于

6、数字信号分析技术求出测点处瑞根据地震波传播特征的不同,将工程地震勘探雷波视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来达到勘探目的的。的基本方法分为:直达波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透射波法和瑞雷波法等几种方法。收稿日期:L##L#$#P。直达波法测量炮点与检波点的直线传播时间,第一作者简介:侯卫生(’P$&),男,硕士研究生,’PPP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研究方向为工程地球物理。从而获取第一层介质波的传播速度,为反演提供速度资料。但是,一般不单独作为一种方法进行工程勘察。万方数据’它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观测系统的设计;#随机干扰的压制;$岩性界面评价、岩土力学参

7、数原位测试、地下空洞及掩埋物的性质等。探测、公路和机场跑道质量无损检测、饱和砂土层工程地震勘探中所使用的常规震源种类很多,的液化判别等方面。瑞雷波法与其他地震波法相大致可以分为炸药震源和非炸药震源。非炸药震比,具有浅层分辨率高、不受各地层速度关系的影源通常有锤击震源、击震枪、电火花等。响等特点[!"]。瑞雷波法可分为瞬态法和稳态法两锤击震源由激震锤和震板组成。激震锤锤击种。由于稳态法仪器笨重、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目地面上的震板产生弹性波振动,通过不同的锤击方前大多采用瞬态法。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地震波。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