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ID:5328818

大小:187.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_第1页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_第2页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_第3页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_第4页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1期勘探地球物理进展Vol.25,No.12002年2月ProgressinExplorationGeophysicsFeb.2002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12杨勤勇徐丽萍(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2.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摘要:近几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超万道地震仪的投入使用,以及优化采集设计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资料质量;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的成像更为清晰;3D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的能力、精度和速度;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把地震解释向定量化解释推进了一步

2、;井中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以及时延地震技术的发展,有力地增强了油气静态描述和动态监测的能力;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向传统的层状介质理论发起了冲击。关键词:可视化;虚拟现实;地震属性;成像;井中地震;VSP;多分量;时延地震+中图分类号:TE132.11文献标识码:A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岩石的弹性特性来研究的暗度变量。地下地质结构,推断岩体物性,预测油气的一种勘多年来,许多公司致力于地学可视化应用软件查方法。几十年来,地震勘探以其高信噪比、高分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3D图形工作站环辨率、高保真度、高精确度、高清晰度和高可信度等境支持下,各种基于数据体操作、图素提取与曲

3、面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成为找油找气的关键技造型、体绘制技术的应用软件相继出现,它们基本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地震勘探已有效地解上代表了当今综合解释工作站3D可视化软件功决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问题,在各种复杂构造油气能的发展水平(见表1)。藏和隐蔽油气藏的勘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给油表1有代表性的可视化解释处理软件气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软件近几年来,以PC计算机群大规模投入使用,3DVI(3D体积解释)Landmark可视化、虚拟现实、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标志,以高Voxcube(3D立体动画)分辨率地震、3D地震为代表,以4D地震、井中地GeoquestGeoViz(交互3

4、D解释)震、多波多分量地震为发展前沿的地震勘探技术正ParadigmVoxelGeo(真3D地震解释系统)跃上新的台阶,高密度采集和3D空间成像归位技EarthVision术以其精确、灵活显示等优点,在国内外已卓有成DGI(基于3D空间地质建模)效地用于查明各种复杂构造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Photo3DViz(3D体可视化)1主要进展体可视化允许解释人员直接进行地层解释,识别地震相,改进油藏特征描述。它通过数据的3D[1~4]1.13D可视化技术立体显示,使解释人员能够作构造、断层、地层沉可视化技术是把描述物理现象的数据转化为积、岩性、储集参数和油气等的交互解释。解释结图形、图像,并运

5、用颜色、透视、动画和观察视点的果在三度空间内立体显示,可以激发资料处理解释实时改变等视觉表现形式,使人们能够观察到不可人员的科学灵感,赋予他们无限的想像空间与创造见的对象,洞察事物内部结构。方法包括以图形为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基础(或称为面可视化)和以体素为基础(体可视1.2虚拟现实技术化)的可视化。在以体素为基础的体可视化中,每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写为VR)是一种一个数据采样点被转换成一个体素(一个3D象素的大小近似于面元间隔和采样间隔)。每一个体素收稿日期:2001-12-31有一个对应于源3D数据体的值,一个RGB(红色、作者简介:杨勤勇(1

6、964-),高级工程师,198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物探系,现从事情报研究。绿色、蓝色)色彩值以及可被用来标定数据透明度6勘探地球物理进展第25卷新型的3D解释环境,是一种能响应用户指令、实性以及物理属性等。新的属性还在不断涌现。人时3D绘图并营造一种让用户有沉浸感的显示环们除了仍按传统方法从频谱、自相关函数、复数道境。系统一般要求首先输入有关的石油数据,其中分析以及通过线性预测等方法中提取属性外,近年包括3D地震数据、解释后的层位和断层、地质模来还采用分形、小波变换等方法从数据时窗中提取型、钻井轨迹、测井曲线、油藏网格化数据等。然后属性。大量新属性的出现,引起了多属性联合分析进行预处

7、理,将原始数据格式转化为适宜实时绘制(用聚类、神经网络或协方差等方法)的流行,而地的形式,同时转换到公共坐标系上。预处理包括空震属性的分类学又使这项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间细分、简化和合成,建立多种分辨率的几何模型,3D地震已经使地震数据量增加了几个量级。建立适合快速绘制的图形基本单元,图像处理和体当代强大的运算能力、交互工作站以及先进的可视数据压缩,可视化参数(颜色、透明度等)编辑等。化解释技术,为人们提取和分析3D地震属性并进通过预处理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