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

ID:37567727

大小:252.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_第1页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_第2页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_第3页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_第4页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6月山东工商学院学报Jun.2013第27卷第3期JournalofShandongInstituteofBusinessandTechnologyVol.27No.3氥欍欍欍欍欍欍氥欍欍氥理论经济研究欍欍欍欍欍欍氥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3.03.004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21于秀琴,张欣宜,郑丹丹(1.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摘要]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主要手段,

2、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科学性、准确性的关键,采用要素结构法,根据城市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职能构建评价指标模型,采用科学学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政府职能;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56(2013)03-0014-08研究和实施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建设是21着不断的能流和物流的输入输出,自然生态系统世纪城市发展的目标,通过评价促进生态文明城同时以各种形式响应着这种输入输出,以维持系[3]

3、市规划是解决现代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统本身的效益最大化。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市展的有效手段。这既是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的要求,也是谋求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学原理与系统工程的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果,更是谋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生的人居环境的结果。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城市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4]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社区。要手段。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

4、市就是把城市视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复合系统,一、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内涵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规划、设计出经济发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生态的理想人居城市是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市。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深入贯彻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1]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拓生产我国著名专家吴琼等提出城市是一个社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2]经济、自然、生态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王娟等生态文明城市评价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城市的认为,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逐渐形要求,构建科学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全面判断城市成的,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阻力。在城市生态的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各方系统中,人类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开展的一面建设的程度,同时全面衡量城市政府生态文明系列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建设的能力。[收稿日期]2013-02-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630181)[作者简介]于秀琴,1965年生,女,山

6、东文登人,山东工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府效能管理,(电子信箱)xiuqinyu@sohu.com。—14—才能避免指标设计中的偏差和设计者个人偏好对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指标选择的不当影响。现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城市居民等共同承担的公共责任,其中城市政府内在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包括城市生态经济、生态负主要责任,即城市政府的职责。根据十八大报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基本面貌,从总体上告提出的要求结合城市政府的特点,城市政府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

7、社会、人与自身和谐能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生态文明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关系,全面建设上。为此,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监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的情况,综注重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合分析研究和有效治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生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获得城市生态文态问题,从而保证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明的最大化。为此,采用要素结构法全方位体现境得以协调与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总结经验,针生态文明城市的水平。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所谓要素结构法

8、,就是按照城市政府在生态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职能,即经济—文化—社会—由于生态文明是国内首创,国外没有生态文环境职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明的概念,在此不加赘述。型(如图1)。国内对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从2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