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

ID:37577796

大小:30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1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_第1页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_第2页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_第3页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_第4页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华总裁课堂《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十一章)(一共13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理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控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前提;掌握控制的基本过程和不同类型;熟悉并能应用控制的不同方法。第一节控制概述第二节控制的类型第四节控制的方法第三节控制的过程第十一章控制控制是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检查和调整的活动或过程。控制可以理解为一系列检查、调整的活动,即控制活动;控制也可以理解为检查和调整的过程,即控制过程。一、控制与计划的关系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选择控制的方法和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到计划的特点;计划工作本

2、身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控制工作本身也必须有一定的计划。第一节控制概述第十一章控制三、控制的原理控制论中有三个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结在一起的元素集合。(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专栏11-1维纳与控制论二、控制的前提(一)控制要有明确而完整的计划(二)控制要有组织(三)控制要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第十一章控制第二节控制的类型一、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类型控制活动可以按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哪一

3、阶段而划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类型。(一)预先控制预先控制,亦称前馈控制或事前控制,强调的是“事前”控制,即在实际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管理行动,避免预期问题的出现。(如图11.1)图11.1预先控制第十一章控制(二)现场控制现场控制(又称同期控制、过程控制、事中控制、跟踪控制、同步控制),是指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活动中的各种因素予以控制。现场控制的基本原理可以用狗追兔子的例子来说明,如图11.2所示。图11.2现场控制(三)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亦称反馈控制,是指活动结束后,通过活动结果与计划的比较,肯定成绩,

4、分析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计划提供参考与借鉴。专栏11-2扁鹊的医术第十一章控制二、按控制源划分类型按照控制源划分,可以把控制分成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一)正式组织控制正式组织控制是由管理者设计和建立起来的一些机构或规定来进行控制。(二)群体控制群体控制是由非正式组织基于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加以维持的。(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个人有意识地去按某一行为规范进行活动。三、按逻辑发展划分类型按逻辑发展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试探性控制、经验控制、推理控制、最优控制四种类型。(一)试探性控制

5、试探性控制也叫随机控制,是一种最原始的控制类型,也是其他控制类型的基础。第十一章控制(二)经验控制经验控制也叫记忆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控制类型。试探性控制所得的直接成果就是经验,把由试探性控制得出的结果用于指导下一次控制,就是经验控制。(三)推理控制推理控制也叫逻辑控制,是试探性控制和经验控制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中间起过渡作用的媒介实现控制,因此又叫共轭控制。(四)最优控制它是控制类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前三种控制类型的基础上通过精确地分析和推导得出的,是“选优求好”的思想在控制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主观能动性高度

6、发挥的产物。四、按控制的方式划分类型按控制的方式划分,控制可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一)间接控制间接控制是通过检测结果追查偏差发生的原因、然后找到责任者、督促其改变操作行为的一种控制方式。(二)直接控制直接控制是直接检查操作者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的一种控制方式。第十一章控制第三节控制的过程一、确立标准(一)控制标准及其种类控制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是由一系列计划目标构成的。控制标准一般包括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两部分。数量标准包括经验标准、统计标准和技术标准三种。专栏11-

7、3SDS——标准时间数据系统(二)控制重点与标准的选择一般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控制标准与所控制的对象有关;在实践中,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的重点,而对其他因素则可以进行一般性的控制。第十一章控制(三)控制标准水平的确定一般,控制标准的水平确定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计划目标导向原则。(2)先进合理性原则。(3)适度柔性原则。除此之外,所制定的控制标准还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要使标准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2)建立的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3)建立的标准应尽可能地体现出一致

8、性二、衡量绩效(一)绩效衡量的基本要求企业的绩效衡量工作必须满足以下四点要求,即实用性、可靠性、及时性和经济性。(二)衡量实际绩效的方法衡量绩效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通常,管理者用于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种: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召开会议和抽样调查。第十一章控制(三)提高衡量绩效的有效性1.利用预警指标2.确定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