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ID:37584763

大小:1.1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_第1页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_第2页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_第3页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_第4页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__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5期干旱地区农业研究Vol.29No.52011年9月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Sept.2011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1,21321111蔡太义,贾志宽,黄耀威,黄会娟,杨宝平,张睿,韩清芳,聂俊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3.河南省农业厅,河南郑州450008)摘要:随着节水农业和土壤碳循环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不同量秸秆覆盖研究作为当代保护性农业的新颖课题之一,备受广泛关注。为

2、了深刻理解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本文综述了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养分、酶、土壤碳库、生物结构和农田杂草病虫及小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旱作农区;秸秆覆盖量;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3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01(2011)05-0063-06秸秆覆盖(残茬覆盖)最早起源于我国,据齐民试验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要术记载,公元6世纪中叶,我国人民已经在蔬菜灌溉排水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国农业科学、地(胡荽)采用覆盖麦草越冬的保温、保湿技术。但

3、中国农业气象和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杂志上。这些是现代秸秆覆盖作为保护性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部研究大多都以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棉花为研究[1,2]分却起源于美国。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对象,进一步研究了残茬不同覆盖量对土壤理化性拿大等发达国家,秸秆覆盖免耕法已相当完善和得质、水温动态、酶活性、生化他感效应、农田小气候、[3~7]到较大普及,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田杂草、病虫害、生物多样性以及对作物生长发现代秸秆覆盖的试验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大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主要还是80年代以1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后,当时的研究多以

4、一种秸秆覆盖量的免耕或少耕应与传统耕作不覆盖进行比较,而缺乏秸秆覆盖量方面的研究,所以有些试验不够理想。从目前掌握到1.1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的资料来看,以原西北农学院韩思明等1984年开始秸秆覆盖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而且随进行的不同量秸秆覆盖试验最早。当时以传统耕作覆盖年限和覆盖数量的不同,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差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3种麦秸覆盖量(3000、4500异。秸秆覆盖可减轻降水对土壤的直接拍打、淋洗22kg/hm和6000kg/hm)和不同覆盖时期对旱地冬和冲击,使表土不被压实,也可以消除因阳光曝晒而[21]小麦农田环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取得较好效果。引起的

5、表土龟裂,维持土壤的良好结构;覆盖还因此1988年8月西北农学院课题组受邀并获资助田后,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量,加之土壤中蚯蚓等动物参加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行的国际旱地农业会活动的增强,可使耕层土壤的结构得以较大改善。议,其会议论文被载入国际旱地农业会议论文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可使土壤容重降低1.86%~[8]集。此后,有关不同量秸秆覆盖方面的研究逐渐10.9%,土壤孔隙度提高2.88%~60.5%,土壤水稳[22]增多。进入21世纪,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科研单位和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04.5%。王玉坤的试验表农业院校对秸秆覆盖不同量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尤明,麦秸覆盖连续2a,0~2

6、0cm耕层土壤容重与不33其是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覆盖相比降低0.09g/cm,连续3a由1.49g/cm下3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先后进行这方面试验降到1.46g/cm,下降1.5%;总孔隙度从4.39%增[9~20][23][14]研究的就有几十位专家和学者,撰写了大量的加到4.48%。韩思明等研究表明,覆盖麦草收稿日期:2011-05-10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29B03);渭北旱塬旱作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2010NKC-03)作者简介:蔡太义(1972),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生,主要从事节水农业和土地资源管

7、理方面研究。E-mail:caity2008@nwsuaf.edu.cn;tycai2008@gmail.com。通讯作者:贾志宽(1962),男,山西朔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旱地农业方面研究。E-mail:Zhikuan@tom.com。64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第29卷2[9]4500kg/hm的0~10cm土层土壤容重为1.29量处理,不同土层地温的日变化一般较高。323g/cm,覆盖麦草6000kg/hm的为1.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