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

ID:37611333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_第1页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_第2页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_第3页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_第4页
资源描述:

《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捕捉课堂瞬间的美丽罗田县实验中学叶全会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我校的优质课评比中听了“分式”一课,有一些想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能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瞬间,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因为瞬间而美丽。1我所观察到的教材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式中分母的取值不能为0,当分母为0时,分式没有意义;当分子为0,分母不为0时,分式的值为0.从教材设计到上课教师的设计:例1对于分式2x+1/3x-

2、5,改为对于分式3x-2/x-1,(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意义?(2)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的值是零?(3)当x=1时分式的值是多少?改为选择一个你喜欢的x的值,求分式的值。教师将教材的例1中的分式2x+1/3x-5改为分式3x-2/x-1(意图: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由整数入手,为课堂探究做好铺垫),并对例1中的问题(3)进行改编,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埋下了伏笔。教学片断教师在顺利解决问题(1)、(2)后提出问题(3):选择一个你喜欢的x的值,求分式的值。学生1:3;学生2:6;学生

3、3:8(学生是边微笑边回答)。学生的回答都符合要求(回答完问题后,由最初的讨论变为短暂的安静),接着教师启发引导问:“有没有同学喜欢1?”学生开始议论,有些学生说:“老师,不能选1.”教师问:“为什么不能选1?”学生回答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教师说:“很好,你们掌握了这一重点。”(教师板书这个重点,接着进入下一环节)4听课时,我在高兴之余突然有了一种失落,课后想到了,失落是源于教学环节这么快就结束了,觉得非常可惜!可惜之一教师在学生回答出“3、6、8”的时候没有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个数。我想

4、在学生笑的同时,除了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外,还有对生活中的这些数字的理解。我上网查找这些资料发现这些例子是很多的,如:“6”是取六六大顺之意,东南亚国家人民,大都喜欢这个数字;“8”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吉祥的数字,在粤语中“8”是“发”的谐音,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不喜欢“8”的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假如教师能把握好这个瞬间,能让这些数被赋予生活的色彩,就等于赋予数学问题真实的生活背景,给学生呈现出生活中的问题,那么这时课堂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一个美丽的课堂。可惜之二可以发现学生的答案中没有0,实际上,将x=0代入后是非常简单的,

5、原式=0-2/0-1=2;也可以发现学生回答时都是整数,没有分数,实际上,将x=1/3代入后,原式=3*1/3-2/1/3-1=3/2;更可以发现学生回答是都是正数,但没有负数,实际上,将x=-1代入后,原式=3*(-1)-2/-1-1=5/2.我觉的可惜,教师改编分式的意图没有得到落实。学生回答时为什么没有0?没有分数?没有负数?现在想起来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教师的因素: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时间的把握,教师设计时对这个问题的外延估计不足,对时间又太“吝啬”。(实际授课时间最后剩余5分钟)(2)学生的因素:“0”这么简单的数,

6、却没有学生提到。我估计这不是学生的疏忽,而是学生在认识上的“盲点”;还有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数的范围中增加了负数,学生却未提到负数,这或许与思维习惯有关,学生的“最近”思维仍然停留在小学学到的数或最常用的数的范围中,需要一点时间整理,更需要教师的引导。(3)数学自身的因素:数学需要自己的“生长”环境。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走进课堂,就走进了教师早已预设好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与他的“经验世界”沟通,只有通过探索发现,才能将知识模块衔接起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帮他们构建瞬间的

7、美丽,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可惜之三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意想不到”是无法“设计”。教师问:“有没有喜欢1的同学?”4说明教师的导向性明显,意图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且看看问题(1)的效果。然而合理性方面要受到质疑,我认为:前面的问题(1)中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学生分式何时有意义,此时的设问学生已经没有了引起思维冲突的切入点,没有了积极参如的兴奋点,问题已经没有挑战性,这时的设问有何价值?因此我认为这个设问成了设计时的一个败笔,教师在设计时没有把握好这一瞬间的变化,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迁移的全过程,使这堂课的教学黯然失

8、色。可惜之四问题(3)的设计原本是一个亮点,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且意图非常明确: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问题成为讨论的平台,参与的平台;使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者,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内容,达到授课的目的。但教师设置问题的思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