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0捕捉_瞬间_

案例30捕捉_瞬间_

ID:3149555

大小:105.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20

案例30捕捉_瞬间__第1页
案例30捕捉_瞬间__第2页
案例30捕捉_瞬间__第3页
案例30捕捉_瞬间__第4页
案例30捕捉_瞬间_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30捕捉_瞬间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30:捕捉“瞬间”利用“出轨”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各种“意外”的变化,会闪现出一个个不经意的“瞬间”,学生经常会偏离老师预设的轨迹,“出轨”事件时有发生。案例一:这是老教材的课文——《曼哈顿的街头夜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具体分析,有同学很快归纳出本文的主题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动荡不安,大鱼吃小鱼的社会现实,鞭挞了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整堂课正按照本人课前预设的轨道运行,眼看就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时发现一位同学手举得高高的,于是我让他发表看法。没想到他一开口就说:“我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什么动荡不安,

2、大鱼吃小鱼,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也天天有企业破产、倒闭吗?不也有很多人流浪街头吗?不管怎么说,他们经济总比我们发达。”他说得振振有辞,甚至有几分“愤愤不平”。面对这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场面,本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些恼羞成怒地说:“先坐下,别以为听了社会上一些议论,就以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那学生是坐下了,但却是一脸的无奈与不平。案例二:这是在《闻一多的说和做》的课堂上,在课外延伸一环,我让学生朗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以感受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精神品质。本人正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示范。当读到“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

3、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时,班上一位平时贪玩好动、常受老师批评的同学,猛拍了一下桌子。这一拍,把我给怔住了,不觉停了下来;更把同学怔住了,齐刷刷地看着他,等待我对他发火。我呆了一下,马上平静下来说:“这是一篇演讲稿,确实,在演讲时,除了用有声语言外,还需要态势语,闻一多当时怒不可遏,所以拍案而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闻一多,先自己练习,呆会儿请同学到讲台上演讲。”没想到,同学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特别是刚才那位同学练得十分投入,上台演讲,博得一阵掌声。这次意外的演讲练习,缓和了课堂气氛,更使同学轻松领略了闻先生的爱国精神。案例三:初读《斑羚飞渡

4、》,深受感动。于是打算紧紧抓住“感动”二字进行教学,设计了如下环节:营造氛围,感受“感动”研读文本,品味“感动”链接生活,延续“感动”,其中第二环节又分三个子环节:学羊叫,译羊语揣心理,补对话品妙笔,说感受。在前几个环节的铺垫下,“品妙笔”一环完成顺利,学生被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所感动。可是,当品读“飞渡场面”一节时,却有同学质疑:“老师不是说应该‘珍爱生命’吗,老斑羚明知要死,却还跳,就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怎么办呢?我想了片刻,还是决定把问题交给学生解决。于是我问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有同学说“它们是没办法,不管怎样,死路一条,跳,至少能让一只小斑

5、羚活,也算死得‘重于泰山’。”又一同学说“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种族的延续,让更多的生命活着。”于是我趁机引导:“宁肯用自己个体的生命换取整个生命群体的存在,是‘珍爱生命’的更高表现。这群斑羚之所以感动人,不仅因为它们的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还因为它们‘珍爱生命’。”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能否灵活妥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教育教学成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捕捉课堂的“瞬间”变化,巧妙利用学生的“出轨”行为,变不利为有利,变意外事件为意外生机。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己的

6、尊严受到挑战,威信受到损害,这时,如果老师不能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对学生训斥一番,或许能收到镇压,或是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是,也就在这时,你和学生的距离远了,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真正受损了。如“案例一”,事后,我也反省,自己采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其实并不能让学生信服,或许以后这学生和我都有隔阂了,甚至会觉得我看问题没他深刻,教学呆板。而在后两个案例中,本人处理时就冷静多了。特别是“案例二”,全班同学都在等待我批评那位同学,而我不但没有批评,还请全班同学如他那样模仿“拍案而起”,这既让自己摆脱了窘境,也自然轻松地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气氛,消除了师生的对立

7、情绪和矛盾。从后面的课堂表现看,同学们都认可了我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那位同学,非常感谢我的宽容大度。看来,在“意外”发生时,老师不妨警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二、顺藤摸瓜因势利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我们的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更加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如“案例一”,本人千方百计地“引生入瓮”,面对超出一般人的创新思维,就一棍子打死,正是我的胡乱处理,挫伤了学生的求异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其个性、创造性就会随之消失。

8、而在后面的两个案例中,我冷静处理,因势利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