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

ID:37611819

大小:2.5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26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_第1页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_第2页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_第3页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_第4页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_第5页
资源描述:

《废郡存州的再检讨 王德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2003)五月「廢郡存州」的再檢討*王德、權艸北朝後期至惰初政區統轄關係的變化,關鍵不在郡的增加而是州的擴充,周隔平齊後,基於政治控制目的「由上而下」進行的權力分害IJ;北朝後期政區結構趨於浮遷化的動力,不是來自「由下而上」的離心力,而是來自推動統一的向心力。北魏置州出於軍事鎮壓之目的,當北朝後期至時代的軍事結構變遷過程+里,州郡結構隨之發生變化,首先是排除郡的軍事機能,繼而逐步將地方軍事部門整合入中央化、官僚化的脈絡中,完成魏晉以降「地方軍中軍化」的長期

2、趨勢。賄初廢郡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北朝時期漢魏舊郡的長期持續,漢魏舊郡與郡娃豪右間的關係密切,使廢郡之政治意義表現為瓦解郡姓豪右掌握地方政治資源之制度憑藉。此一「廢郡」趨勢並非肇始於階文帝,而是北齊文宣帝首開其緒,中經北周平齊,而成於開皇三年的劃時代變革。綜言之,開皇三年「廢郡Jr存州J不是單純的地方行政組織調整,同時也是在當時權力結構下削弱郡姓豪右之軍事動員能力以及瓦解其地域政治資源,以強化地方控制。隱藏在階文帝「併小為大」到「劉大為小」曲折的政區變動過程背後,一個穩定不變的主軸是強化中央集權。此期政區

3、變動與軍事體制的整合,是一體兩面的過程,而開皇三年廢郡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關鐘詞:回區調整、核心區、地增社會、軍事結構、中央集權本文是國科會補助(州郡邊界的形成與治所選擇一五至八世紀河北個素研究>(計畫編號:NSC90-2411-H-004-003)計劃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因篇橘限制,有關地理方面「州郡治所的選擇與變遷」、「州郡政區變遷的地玉皇趨勢」與「州郡政區空間形式」的討論,擬以(卅郡治所的選擇〉為題另行發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56.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期一、自U盲唐玄

4、宗開元十一年(723A.D.)十二月,因河南道仙州頻喪長史,命朝臣議其存廢,{唐會要〉卷70<河南道>I曹州」條:中書侍郎崔河議曰:I仙卅四面,去餘卅界雖近,若據卅而言則元遠,土地饒汰,戶口稀疏,逃亡所歸,頗成淵載。舊多劫益,兼有宿寇。所以往年患之,置卅鎮壓,今興役幾年,主司粗定,累年成規,一朝廢省,前功盡素,後弊方j栗。今廢卅則生患,置叫則稱煩,所以武德已來,造為廢置,足明利害,不專一途。至於田疇勞損,即與許蔡何殊。......卅以鎮俗,官以利人,所在皆然。......其仙卅望且未廢,至今年十月移向

5、舞陽置,仍為緊卅。......J至(開元)二十六年十月三日廢。崔河之議提到「置州鎮壓」、「州以鎮俗」等州之機能,殊值玩味,若將時序回溯至開皇三年(583A.D.)I廢郡存州J之舉,不免令人想起為何當時採取「廢郡」的決定?保留州級政區的理由何在?長期以來,學者多從行政層級或政區數量的角度解讀文帝此一劃時代的變革,但「廢郡存州」果真止於單純的政區與組織調整?抑或另有深刻的歷史脈絡可資追索?一般而言,要認識一個行政組織或制度的調整,可從行政與政治兩個層面著手,前者著重追求效率與合理化程序,後者以強化控制與權

6、力分配為其重點;但單從行政或政治任一層面入手,都可能流於一偏之見,不足以認識「廢郡存州」這項攸關情唐國家結構課題的底蘊;在行政層面之外,從當時國家整體結構的立場,檢視國家與地域社會間的權力互動,庶幾可為此一變革作出較合理的解釋。北朝後期國家權力再度呢起,如何有效整合地域社會的軍事動員能力,以消頭來自地方社會潛在的軍事對抗及其可能的危害,是此期政治結構變遷的重要脈絡,而政區調整正是達成此一政治目標的手段之一。因此,政區變遷與當時軍事、政治結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崔河的論觀點可作為剖析此一課題的起點。筆

7、者舊作(從「罷郡存州」到「改州為郡J>({師大歷史學報〉詣,1998)與(從“漢縣"到“唐縣">({唐研究)5'1999)等文,以河北地區為個案,檢討漢唐間政區變遷的長期趨勢。採取個案探討的理由是欲認識漢唐間國家空間結構的變動趨勢及其政治意義,必須比較各大區域之間、尤其是華北四道(河北、河東、關內、河南)間政區變遷之異同,但在欠缺實證論述的背景下,不得不逐步推動個案探討,續能獲得整體理解的可能。至於本文討論的「河北」地區,大「廢郡存卅l的再檢討.57.體上以貞觀十道的河北道為基準,而選擇河北進行個案探

8、討的理由,包括:Cl)河北地理環境的特殊性,除太行山東麓各州(郡)及北部燕山山脈外,整個河北幾乎都是位在海平面50公尺以下的平原地形,在此一地理環境下的政區建置,最足以表現當時設置政區的空間形式。河南、河東兩道地理形勢較複雜,因而有若干變異。(2)河北道是舊北齊勢力的核心,其生產力與潛在的人力、物力資源,是爾後關攏統一政權亟待掌握者。(3)河北地區是中古山東郡姓集中之地,五胡、北朝以降,河北郡姓逐漸成為華北重要的政治社會勢力,也是後來由西但東的關嚨政權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