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

ID:37621749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6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_第1页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_第2页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_第3页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_第4页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潜心研读教材 徜徉灵动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说课材料潜心研读教材徜徉灵动课堂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就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复习》单元中的《立体图形》进行解说。我解说的题目是:《潜心研读教材徜徉灵动课堂》。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更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今天我将从“统揽教材明确目标”、“面向全体精选方法”、“巧设策略达成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解说。一、统揽教材明确目标1.教

2、学内容2.立体图形地位、作用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可以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教学目标(1)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熟练运用公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意识。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立体图

3、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2)运用转化的方式间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二、面向全体精选方法1、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教法设计:采用激趣导入、实物展示、点拨释疑等教法实现教学目标。3、学法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查自评,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发展空间观念。三、巧设策略达成目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隔箱猜物游戏设计: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物体,一位同学摸

4、其中的一个物体但不拿出来,只能描述自己摸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其他同学猜是什么物体,猜完后,拿出实物进行验证。目的:1)进一步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2)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2.图形大变身目的: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联系和转换关系。【二】利用教材自主整理学生独立完成例3,巩固图形的认识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做到独学静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导学引领小组交流结合导学案和例4,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相关计算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在小组合作的互补完善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四】精彩展示合作

5、提升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部分个体稍有逊色,这时需要交流反馈,教师采用不同形式精彩汇报,让课堂变为学堂,让思想经历碰撞,让智慧得到升华,在合作中提升,在交流中进步。【五】综合训练突破难点(一)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练习,巩固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突破“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这一重、难点。(二)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通用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怎样计算马铃薯、土豆、石块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练习,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六】多元评价达成目标在“畅谈收获”这一环节中,借助“今天你学会

6、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今后在什么地方还需要努力?”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实现多元评价,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总之,教材是结果,需要我们认真去研读;教材是素材,需要我们灵活去选择;教材是资源,需要我们合理去开发。只有潜心研读教材,灵活驾驭教材,巧妙使用导学案,才能使数学课堂灵动、高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