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ID:37624857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6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_第1页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_第2页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_第3页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_第4页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愿望的道德”出发重建道德信仰【摘要】道德信仰是关乎人类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出“两种道德”的观点,其中“愿望的道德”体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这一点来思考道德信仰及其重建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关键词】道德信仰;愿望的道德;道德重建一次偶然的机会可以让我与全国道德模范徐茂同学面对面交流,他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与高尚道德情操,从他的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只有这样“个人

2、的命运才会得到永恒,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才会得到长久”——这是徐茂同学讲到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信仰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更是无限的。一、道德与道德信仰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社会实现其自身调控的方式,以规范、认识、评价等功能为主要特征,它对生活的意义在于陶冶人、改造人和提升人;而这种作用必须以人们对它的信仰为前提,“信,德之固也”是古今中外人们对道德的共同认识。“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是在近代,康德在对信仰的论述中将信仰分为实用的信仰、学说的信仰和道德的信仰,并把道德信仰解释为一种人们在行为中对至善和幸福的追求,他赋予了道德信仰极高的价值。信仰问题

3、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价值问题,在西方基本上被纳入宗教学研究领域,由于浓厚的宗教传统使得大部分西方学者将信仰等同于宗教,并且将是否信仰宗教又等同于是否具有道德。道德需要信仰是由道德的本质决定的。道德存在的前提是精神的自由,道德对人的约束和管理完全依赖于道德主体本身,人既是自身道德的立法者,也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信仰是道德的根本,失去信仰支撑的道德只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社会对象,不可能上升为人们自觉的追求。事实上,接受一种道德观就是接受一种世界观,“在把我们自己托付给某种世界观时,我们使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承担了风险。我们所投身的世界观将帮助我们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

4、利用生命的方式。”当然,这里的“道德信仰”是合理科学的信仰,绝对不能极端化,否则会使人们陷入非理性状态而带来不可设想的后果。当前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如人情冷漠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为最根本的一点即道德信仰的缺失。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其有无信仰和信仰什么,一个没有任何信仰、无所畏惧的人是极其可怕的,当他们发现已经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时候,整个人就会变得空虚、迷茫甚至是堕落。所以,道德信仰是关乎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从“愿望的道德”出发认识道德信仰伦理学可以为社会生活设计出许多“应当”的方案,倘

5、若这种“应当”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不应当”时,再好的方案也只是徒劳。一旦人们对伦理道德失去信心或依赖,即使道德规范体系多么合理与完善,诸多的“应当”也无法保证人们可以自愿接受并认真履行。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出“两种道德”的观点——“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从最低点出发,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的道德”。亚当·斯密曾提到这样一个比喻,义务的道德“可以比作语法规则”,愿望的道德“好比

6、是批评家为卓越而优雅的写作所确立的标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要求了人们必须做到的,它会因为人们未能遵守而受到责备甚至惩罚,只有跨越了义务的道德才能达致愿望的道德;后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望人们可以达到的最好、最理想的程度,它不会因为个体未达到其要求的境界而被责罚。因此,义务的道德更接近于法律,它为人们行为的合法性划定了范围,我们必须在这一范围内行事;而“道德信仰”更侧重于愿望的道德,它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活动符合规矩,更要求人们能够不断地向更高目标努力追求。道德信仰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善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规定性,“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

7、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互相直接矛盾。”然而,无论善的观念如何变更,它总是与特定的道德相联系,总是特定的道德所指向的终极目的。所以,善不是一次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是人对道德的一种终极追求,“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合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富勒的“愿望的道德”正是这样一种道德信仰,它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是对人类未完成性事业的创造与发明,它规定着人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表达着人类在他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对自身存在的一种价值追求。我们的时代被无尽的物质需要所充斥,使人们不再信任道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失去了崇高的甚至是基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