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ID:37627552

大小:359.1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6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_第1页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_第2页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_第3页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_第4页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审美“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提要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影响,但道家的“虚静说”是其主要哲学基础。审美“虚静说”的“本体自由”的精神对审美、艺术家人格胸怀的涵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也受到老庄哲学消极面的影响而带有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又受到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了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

2、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营造了中国艺术大厦的特色,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下面试就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意义,作一初步考察。一审美“虚静说”的真正创立期是魏晋时代,而它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母体却是先秦哲学。但是,审美“虚静说”究竟来源于哪家哲学?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审美“虚静说”源于老庄。例如黄侃在注释《文心雕龙》的“虚静说”[1]时就把其思想渊源完全归结为老庄哲学。有的认为文艺创作上讲的“虚静”直[2]接来自《庄子》中体现虚静说积极方面比较突出的技艺故

3、事。有的则认为,审[3]美“虚静说”并非出自老庄哲学而源于荀子的“虚一而静”说。此外,还有人[4]认为,道家、儒家和法家对审美“虚静说”都有直接影响。上述几种看法各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探求审美“虚静说”的理论渊源,不仅要弄清这一概念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作为审美形态的“虚静说”和作为哲学形态的“虚静说”内在的精神联系。在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先秦时代,道、儒、法诸家都提出或接触了“虚静”问题。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庄子及其门徒直接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说”,提出了著名的“坐忘”说和“心斋”

4、说(分别见《大宗师》、《人间世》)。与庄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宋钘和尹文则提出了“虚一而静”的命题(见《庄子·天下》记载)。其后,荀子在《解蔽》中进一步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管子学派也提到“虚一而静”,认为“心能执静,道将自定”(《白心》)。法家的韩非也谈到:“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入”,“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分别见《解老》、《王道》)。可见,先秦时代谈论“虚静”的确实不止老庄。然而,如果笼统地说上述诸家都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审美“虚静说”,实际上就是没有从内在的精神联系上去把握,抓不到问题的根本。有的学者把庄子、管子学派和荀子、韩非讲

5、的“虚静”一概当作对老子的“虚静说”的继承和发挥,看不到儒家的“虚静说”与道家的区别,从而把审美“虚静说”的渊源完全归结于老庄哲学,也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有的学者指出,荀子的“虚一而静”不是来自老庄,而取自宋钘、尹文。这是可能的。但问题主要不在术语的渊源,而在它们的精神内涵的关系。毫无疑问,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都认为,“虚静”胸怀是观道、悟道的主体条件。但是,道家的“虚静说”侧重的是人生理想的探索,它根源于对现实的彻底失望,面对忧患而要求解脱,并把解脱的希望寄托于心灵的自我调整和灵魂的自我安顿,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主张与世务绝缘,主要是一种消极逃世的人生观。儒家

6、的“虚静说”侧重认识论,主要从人心的认知规律上,强调消除各种纷杂固定的看法,“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解蔽》),从而使认识自由进行,达到明察事理的目的;儒家面对忧患而求济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它讲“虚静”却不教人逃避现实,而主张入世进取。儒、道两家的“虚静说”,既对立,又互相交汇,在强调把握事物的根本必须“静”、“专念一心”、“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方面,两家的认识是互通的、共同的。而后来形成的审美“虚静说”对审美心胸的基本要求正是体现了儒、道两家这种体物悟道的共同原则。所以,完全抹杀儒家对审美“虚静说”的影响是片面的。然而,儒、道两家对审美“虚静说”的影响并非平分秋色。

7、由于儒家整个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社会的功利关系,过于强调社会理性,过于强调“致用”,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伦理教育和认识教育方面,它的“虚静说”对审美的影响也主要是外在的、理性的调节作用方面,未能深入地契合审美心灵的实际。道家的“虚静说”则不然,它虽是一种消极的遁世哲学,却蕴含了对人的内在生命、内在价值的积极肯定;在弥漫着对现实的悲观感喟和消沉颓废的气息中也深藏着对人生解放、本体自由的自觉意识;就是说,它追求的是一种“至美至乐”[5]的“高度自由的境界”“它强调的是本体,是内在精神,是人与外界的超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