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ID:37640102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7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_第1页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_第2页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_第3页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_第4页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詹巧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形式自学、合作、探究教师詹巧新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城西实验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1、本组课文的重点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祖父的园子

2、》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字字句句童心四溢,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这篇《祖父的园子》它选自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前可以让介绍萧红的一些情况,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

3、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2、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学生应能较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单元前两篇课文也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积累,自读课文能初步感知作者与祖父在一起的童年快乐。3、阅读困难是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如何从简单清晰的文字中感受到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

4、;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1、认识8个生字,结合课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受到真善美情感的熏陶。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激发兴趣,感知

5、课文。步骤1、2、3……学习方式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2)揭示课题,介绍作者。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观赏小昆虫,大榆树跟随外祖父

6、栽花,拔草,种菜,铲地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用瓢舀水往天空扬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用草帽遮脸睡觉内容落点2品读课文,体验情感。步骤1、2、3……学习方式3、品读课文,体会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

7、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学生研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思考讨论、集体交流,体会在园子的自由和乐趣。内容落点3感悟写法,拓展延伸。步骤1、2、3……学习方式4、总结全文,领悟写法(1)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2)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这所以让同学们这么印象深刻,心有

8、感触,是因为作者细腻的笔触,敏感的心灵,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5、课外延伸《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值得大家去读一读。通过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