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ID:37643820

大小:27.1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7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_第1页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_第2页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_第3页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_第4页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而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生活的首要环境,也是受之影响最深的重要环境。家庭氛围是否温馨、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合理、家庭内部结构是否完整等都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研究认为:和谐的家庭氛围、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科学教养态度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发展。关键词: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步伐也在加快,而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也愈来愈多,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略的地步。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2、其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正如《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国立则国独立”。青年一代为新时代的骄子,不仅要承担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而且还对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正处于第二关键期的青少年,心理的成熟度还不是太高,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与挫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在他们身上引起许多行为问题,由此可知,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以外,心理的健康程度更值得我们关注。家庭作为孩童最先接触而且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也是孩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是孩童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文明的主要途径,这也

3、就奠定了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基础[1]。在当今社会里,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不容被忽视的地步,引起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而父母教养模式、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对其心理产生的作用最明显。1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为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其中,教养模式也就是父母在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2]。这均是在父母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形成的。在20世纪末期,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张文新提出以下观点:教养模式就是通过父母个人

4、的教养方式方法与之对孩子的感情表达等形成的一种互相作用形式,因而比较稳定,并且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这体现出了亲子互动的本质属性[3]。综上所述,大家可以把教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为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在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时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也是由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的教养模式、教养情绪、教养行为举止等各式各样因素互相作用,从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形式。父母教养方式一方面折射出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1.1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差异基于要求与反应性两个水平,戴安娜·鲍姆林德(美国心理学家)将教养

5、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1.1权威型指在家庭教育中,在人格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树立父母的威严,同时对孩子的不妥行为进行指正,除此之外,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内心思维做到有所掌握,经常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通过这些日常情感的互动,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在这种严格且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青少年,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高。1.1.2专制型指在家庭教育中,将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凡事都是由家长做主。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会出现恐惧的情绪,抵触家长,在外显的行为上表现出回避。1.1.3溺爱型这种类型与专制型相

6、对,指凡事都遵从孩子的意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缺乏团队精神,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1.1.4忽视型指在感情上缺少给子女所需要的爱抚与重视,而仅仅是给子女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因而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养方式下养成的青少年,通常情况下,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在环境适应和自我控制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孩子自诞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这就是说家庭是每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所以,家庭环境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孩子生活技

7、能的获得、个人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对待问题的思考模式等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个性与品质是在家庭的互动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与家人平时相处的时候所形成的行为举止与心理行为习惯。假如家庭可以给子女带来安全感,子女身心就会得以健康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假如家庭使得子女心理抑郁,那么她们会形成闷闷不乐、忧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其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差,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充满了矛盾、争执与不幸福等因素。家庭环境就是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里形成的人际交往的状态和氛围。建设好家庭环境可以使得孩子树

8、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且真、善、美等一些美好的品德能够得以培养,换而言之,假如家庭环境比较差,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存在诸多问题。不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