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ID:37663814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_第1页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_第2页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字词解释1、通假字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七、内容理解(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

2、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

3、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17、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

4、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5、?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全文最后一段有

6、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14、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八、中心思想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7、。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九、课外拓展1、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白事理,辨清是非。3、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炼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这一观点不正

8、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越,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越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