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技术

高速列车技术

ID:37666490

大小:7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8

高速列车技术_第1页
高速列车技术_第2页
高速列车技术_第3页
高速列车技术_第4页
高速列车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列车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z]中国高速列车技术方面问题【八阕】日本的新干线也是个好东西,引进的理由充分,也应该理直气壮,却偏偏心怀鬼胎,刷上CRH字母就大张旗鼓宣传是“自主创新”。这件事本身就是冒开天大不讳,本身就是巨大的“创新”。中国的高铁开通,积极忙忙从图书馆借来数本新干线的书苦读,正好原来的本行的是电机拖动,看起来驾轻就熟。看了几本书,就敢壮着胆子得出了结论:新干线是个好东西,中国的中华之星为什么会出局,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从开始就是陪太子读书的烟雾弹。铁道部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新干线,这个选择从技术角度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英明的,但采取这种曲

2、线迂回方式就不光明磊落了,不知道藏着什么“鬼”。本文主要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入手,新干线的技术沿革及与其它车型的比较。力图通俗易懂。一、新干线简单的技术沿革新干线的设想从战前就开始了,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京----大阪间(东海道线)的客流急速增长,旧有铁路不能满足要求。日本的土地狭窄,不能靠增加铁路缓解客流压力,而是要靠提高车速和行车密度来满足要求。日本的铁路是窄轨的,轨距1067mm,时速160km就到了极限。采用标准轨轨距1435mm,时速200km以上,彻底甩开原来的铁路线,于是被称为“新干线”。1964年10月,新

3、干线正式通车,也可以算是迎接东京奥运会的献礼工程。新干线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安全可靠,最初的几年事故频繁,几乎天天有故障,幸运的是没有旅客伤亡,但却有维修人员伤亡。《新干线安全神话はこうしてつくられた》(新干线的安全神话是这样创造的),作者是齐藤雅男,当年是新干线抢修队的队长,讲述他当年的故事。新干线开通不久,多次出现半路抛锚,列车在半路断电,没有照明没有暖气,乘客在寒风中忍耐,几小时后他们才抵达现场。还有脱轨事故、车轴断裂、车厢漏水、厕所和车门被吹飞等等等等。还有线路方面的故障,铁路不均匀沉降,信号系统故障。写出来于是成了这本厚书

4、。幸好新干线诞生在日本,如果在中国,这么多初期故障早就被枪毙了,中华之星和运十就是此命运吧。作者带领队伍顽强拼搏,排除故障,查找原因,改进设计,改进制造工艺。在不断失败挫折中,积累了konw-how。新干线逐步成长,越来越强壮,创造了安全运行40年的神话。这最初的被称为0系的新干线,从1964年开始到1985年,共生产了21年,合计产量3216辆,是产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奠定了日本高速铁路的技术基础。总设计师当年到日本访问,乘坐的就是这0系新干线。20年一贯制,也幸好新干线诞生在日本,被日本当作骄傲,要在中国会被视为计划经济保守落后

5、的标志,批判的声音铺天盖地。不愿意忍受初始的故障,也不愿意忍受20年一贯制,直接就想享受最新最好的东西。这大概是中国诞生不了高速铁路及其它技术的原因吧。也是成不了现代化国家的原因。0系新干线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分散动力,每个车轴一台直流电机,功率185kw。调速采用变压器抽头,机械开关切换电压。电磁制动时,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状态,发出的电能用电阻消耗。0系新干线的技术是异常简单的,只可惜当年总设计师乘坐新干线时只知道享受去了,眼睛看不远,没有想到回来自己做。按照当时的技术能力,集中力量攻关,造出0系新干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0系新干线的

6、技术虽然简单,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直流电机虽然控制简单,实现容易,但有整流器和电刷部件,维护工作量大,寿命短,也限制了速度提高。电磁制动时,电能不能回送电网,只能用电阻变为热白白损失掉。进入80年代,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的逐步成熟,逐步从直流向交流电机驱动过渡。从直流向交流过渡不是一蹴而就,有个缓慢的技术进展过程。1985年开始,在100,200,400系的新干线上采用可控硅调相调速。用可控硅取代0系新干线上的机械开关切换电压,实现无级电压调节,还是使用直流电机驱动。400系是最后一种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的新干线,1991年制造,用于

7、1992年开业的山形新干线。作者:60.222.231.*2007-3-2721:43回复此发言2[z]中国高速列车技术方面问题作者:69.254.164.*2007-2-2306:59 回复此发言--------------------------------------------------------------------------------2[z]中国高速列车技术方面问题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展,出现了GTO器件,可以实现VVVF(VariableVoltageVariableFrequency)可变电压可变频率控制器

8、。实现对交流电机的控制。300、500、E1、E2的一部、E3系采用了交流异步电机驱动。交流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可靠,免维护,转速高,使新干线由原来的210km/h的速度提到高270km/h500系的速度则达到300km/h。由于高速化,需要减轻车体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