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

ID:37679072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_第1页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_第2页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_第3页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_第4页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宁七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余宁同心王团中学学情分析①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比较陌生,授课时应该注意调动其听课兴趣,多增加一些感性材料。②学生对民族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应多设计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进行正确的民族关系的教育。③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疲劳,应多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识图和查阅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2、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2、通过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教学过程导入:(出示万里长城图片)请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3、,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教师:匈奴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哪位同学告诉我匈奴族生活在什么地区,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讲述)蒙古草原;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教师:大家讲的非常好,关于匈奴族的内容,我在课前叫几位同学准备了一个历史短剧《蒙古草原的统一》,下面请同学欣赏,同时请大家思考一下:是谁统一了蒙古草原?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蒙古草原的统一》。(短剧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以鼓励性

4、的评价,并根据这个历史短剧以及结合课本,请同学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学生:(学生可以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总结)冒顿。冒顿励精图治,治军有方;秦末,中原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匈奴崛起。教师:在学生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讲述)生产迅速发展,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密切的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金属制品上装饰着动

5、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之后,开展探究活动,组织课堂讨论。思考78页的动脑筋: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学生:(学生可以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进行总结)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①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边疆。②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③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教师:(过渡讲解)匈奴强大之际,正是西汉建立之初。请

6、大家回顾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和亲”,可以请同学们看小字,理解什么是“和亲”,)但是,“和亲”政策并没有能阻止匈奴南下的进攻。那么这种局面到何时才结束呢?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教师:那什么时候西汉政府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呢?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宣布答案)汉武帝时期教师:为什么是在汉武帝时期?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教师:汉武帝时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7、他认识到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所以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哪些地区?它们在课本第78页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的位置是哪儿?学生:(指导学生看书,看图)教师:(讲述)河套与河西走廊,位于图中带点的阴影处,内有祁连山、焉支山、朔方等地名。教师: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委派的直接指挥西汉军队大败匈奴的将领是哪两位?为什么要派这两个人?他们又取得什么样的战绩呢?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卫青、霍去病,自身有着优秀的素质。匈奴在汉武帝时期被打败,从此,大规模的南侵已经不可能,但小规模的骚扰还是经常发生的。由于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