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

ID:37684023

大小:35.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8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_第1页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_第2页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_第3页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_第4页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六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杨维桢组诗创作的俚俗化趋向院系人文科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戴晨怡学号0830304338指导教师李正春2012年02月17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应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进行论文正文写作;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

2、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9月25日”或“2006-09-25”。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一.研究背景:其一:相关历史文献: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元史》有杨维桢本传及明代宋濂为之撰墓志铭,偏重于介绍其生平及诗文成就。贝琼有《铁崖先生传》、清朱彝尊曾作过《杨维桢传》两部文献多论其史论和政治主张。祝允明有《杨维桢论》,主要介绍其诗文成就。。其三: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对于杨维桢组诗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以杨维桢生平,特别是创作史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孙小力的著作《杨维桢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该书以时间

3、为轴,直接梳理杨维桢的生平以及创作活动。此类研究更倾向于历史分析,对作品的研究不是其方向。在本文中,涉及杨维桢创作活动的时空性描述,皆以此《杨维桢年谱》为基础。第二类:杨维桢作品研究,主要研究杨维桢作品的风格、创作手法和主题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杨维桢思想进行研究。。重要的著作有:林美华著作《杨维桢诗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有杨维桢其人与其诗学渊源入手,次观其诗学理论,其次分析其创作内容,以印证其诗论。同时赏析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最后论及起影响。关于杨维桢的诗学渊源,林美华认为其不仅来自前代诗家传统和元末明初社会风貌,更与

4、杨维桢所处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本文亦持此观点,并将在此基础上研究杨维桢诗词中的方言因素。此类研究通常将杨维桢作品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甚至杂糅了杨维桢书法研究。而杨维桢的组诗作品不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三类:杨维桢组诗作品研究。主要分析杨维桢组诗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并往往与杨维桢所在的云间诗社的创作活动相联系,勾勒出元末明初江浙诗人群体创作活动的群像。刘乐乐作《论杨维桢与〈西湖竹枝词〉》,(《山东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七期)。作者认为,杨维桢的《西湖竹枝词》,拓宽了竹枝词的创作范围、增强了竹枝词的表现力,并引起了竹枝词的创作热潮

5、。本文参考《论杨维桢与〈西湖竹枝词〉》中“杨维桢还注意借鉴南朝乐府吴声歌曲和西曲歌,将民歌特有的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婉转的音节融入诗中”的观点,论述杨维桢《西湖竹枝词》与俚语的关系赵望秦、王彪的论文《论杨维桢乐府体咏史》,(《商洛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此文认为,杨维桢的乐府作品的思想内涵表现为反思历史、“理”“性”结合、褒扬忠孝节义、提倡世风教化、关注女性。本文认为,杨维桢的竹枝词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以上思想内涵。纵观现有学术成果,对杨维桢的组诗研究主要方向为文学批评和创作史研究范畴。将组诗作品与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相结合的

6、研究比较薄弱。本身试图通过杨维桢组诗作品的俚俗化研究,分析地域文化与诗人创作活动关系的客观规律,以拓展杨维桢诗词研究的外延、并丰富其内涵。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试图以杨维桢的组诗作品为标本,梳理杨维桢诗词作品的俚俗化问题,不仅具有文学和文献学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本研究,可以窥见元末明初时期,江浙一代,特别是松江、富春江地区居民语言情况。研究民间语言文学,特别是口头文学的发展形态。并从中探索民间俚语与文人创作活动的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2.现实前景:如将本研究结果与田野考察及档案研究相结合,可能对探索松江——富春江地区

7、人群迁徙的历史状况起到一定辅助作用。2.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杨维桢诗词的俚俗化现象和表现,极其所反映的经济文化与文人创作间的关系。二.预期研究目标所谓“俚俗化”,不仅包括以音韵为直接表现形式的方言化,也包括语言及文字所承载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形态。因此,本文所进行的“俚俗化”研究,实际上是对以诗词为载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语文化形态的研究。1.分析杨维桢主要作品2.要创作时期的社会和地域背景,展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整体社会形态。并简要分析杨维桢在相关时期的心理状态。3.通过对杨维桢作品的阅读分析,提炼其中以俚语

8、为代表的的“俚俗化”元素。4.采取训诂和词源学的方法,研究“俚俗化”元素与社会形态的关系。5.将以上分析结果抽象化,分析民间俚语与文人创作活动的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1.文本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详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