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

ID:37685348

大小:1.4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28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4页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应用内一科李旭东D-2聚体的概念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D-dimer生成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FXIIIFXIIIa交联纤维蛋白纤溶酶原纤溶酶FDPX,Y,D,E碎片X’,Y’,D’,E’碎片DD,DXD,DD/E,YXD等复合物D-二聚体纤维蛋白(不溶性)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凝血酶因子XⅢ血栓形成大小不规则的多肽小片段(D-D)纤溶酶血液凝固血栓形成及血栓溶解

2、过程D二聚体正常值范围D二聚体<0.3mg/L。<0.3ug/mL。<300ng/mL。当D二聚体>500ug/mL存在诊断意义。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5mg/l。>800μg2>5000μg4<500μg31>1500μg33D-二聚体的评价动脉血栓,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参考值静脉血栓,医学决定水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浆D-2聚体明显升高的意义导致D-2聚体升高的原因D-2聚体的临床应用D-2聚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D-2聚体升高的原因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

3、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D-2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DIC,各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肿瘤,妊娠综合症),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

4、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D-2聚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自从1971年Wilson等首先应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D-二聚体的检测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一些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阴性的D-二聚体值对于肺动脉栓塞具有理想的阴性预告作用,其值为0.99。阴性的结果可以基本排除肺动脉栓塞,从而可以减少有创的检查,如通气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避免盲目的抗凝治疗。D-二聚体的浓度和血栓的位置有关,在肺动脉干主要分支的浓度较高,而在次要分支的浓度较低。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纤溶系统的激活,

5、从而造成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疾病的病期、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在这些疾病中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作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一项评判标志。D-二聚体和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性。可作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含量再增高,预示血栓再发生;治疗期间持续较高,血栓大小无变化,说明治疗无效。陈旧性血栓不增高。D-2聚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大量的文献表明,肿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Masatos

6、hiOya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比良性疾病患者的明显要高,术前的D-二聚体与肿瘤的病理结果和分期正相关。术前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患者短。防治血栓性疾病是21世纪的主要任务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同一疾病不同表现流行病学西方国家发病率1‰高发病率病死率误诊率漏诊率欧盟100万例致死性PEDVT所有致死性PE病例在死亡前得到诊断的不足一半3约80%DVT病例无临床表现1,21.LethenH,etal.AmericanJournalofCa

7、rdiology1997;80:1066-1069.2.SandlerDA,etal.J.RoyalSoc.Med.1989;82:203-205.3.GoldhaberSZ,etal.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1982;73:822-826.不能及早诊断DVT无声的杀手2006年1月,北大医院心内科教授熊XX,女,49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以“L4-5椎间盘脱出“入院手术治疗术前停阿司匹林1周术后3天下床,头晕,卧床术后6天下床后10min突感头晕、随即倒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