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

ID:37692045

大小:4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_第1页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_第2页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_第3页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_第4页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流失为保护水环境质量再做贡献一、氮肥行业的作用和发展变化化肥是粮食类农作物稳定、增产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在化肥中是以氮肥为主,在我省的氮肥主要是碳铵和尿素。我省现有氮肥生产企业约70来个,合成氨的年生产能力可达400万吨。由于化肥是支农产品,因此也就决定了化肥生产企业是微利性生产经营企业。我国氮肥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非常薄弱,其原因:一是原料不相同,国外大都是以天燃气或石油为原料,而我国则大多数企业是以煤炭为原料;二是国外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大多为年产合成氨30万t/a,而我国则大部分企业合成氨能力在10万吨以内。我省合成氨年生产能力在30万吨的企业

2、仅有一个(中原化肥厂),年生产能力约在20万吨的企业也只有几个,其余大都在10万吨以内;三是原料(天然气)电价国外比我国的价格低。我国许多化肥企业是在国家支持性措施的保护下才得以存在的。国家在化肥的电价、天然气价、铁路运输价、税收等方面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支持。自“八五”以来氮肥行业进行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改造,大型压缩机、大型造气炉替代了小压缩机、小造气炉,进行“两煤变一煤”,“两水闭路循环”技术改造,新型大直径合成塔淘汰了旧型小直径合成塔,回收热量产生蒸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后,使氮肥行业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能耗降低如过去吨合成氨用一次水量达340吨,降到40吨,吨氨排水由200

3、-300吨之间降至10-30吨,吨尿素氨耗由630kg降到580kg,吨炭铵氨耗由250kg降到200kg。在生产能力和环保措施基本配套的情况下,管理好,吨氨产品氨的流失量能达到国家颁布的排放标准,而废水中NH3-N的浓度可以接近达标排放,即使略有超标也不会象现在有些企业外排水中NH3-N达到300、400mg/l,甚至有的在1000mg/l。二、氮肥生产企业废水中含氨的分析1、生产工艺中产生①我省现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稀氨水脱硫,一般是用8-12滴度(6800-10200mg/l)稀氨水,平稳不了时就排放含氨废水。②变换冷凝中含有氨。采用低温铜系催化剂,变换冷凝的COD

4、可达1000-2000mg/l,其中含有甲醇、甲酸、甲胺等有机物,氨的含量可达300mg/l左右;③压缩工段清洗塔排放的稀氨水,含氨260mg/l左右;④含成驰放气、氨缸放空气中含氨,净氨产生的稀氨水浓度可达14%;⑤再生净氨塔稀氨水,用软水清洗精炼再生气(含氨50g/M3)产生浓度约8500mg/l的稀氨水;⑥碳化清洗塔稀氨水,碳化副塔气体中含有12g/M3左右的氨,在用软水清洗时会产生2.5g/l的稀氨水;⑦尿素工艺冷凝液含3.4-4.5%的氨,经1.3Mpa蒸汽解析后产生含氨750mg/l,含尿素1-2%的解析液。2、设备方面:①非正常工况停车检修时的冲洗设备的排放水;②

5、碳化水箱泄漏排放;③碳铵碳化塔停车检修,尿素系统停车检修时的冲洗水;④设备管道阀门的泄漏排出的氨水;3、环保设施方面:①环保设施与生产规模不配套,很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设备改造,通过每次改造,产品生产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环保设施却一直没有扩大,如造气洗气水沉淀池、冷却塔都没有及时扩大,废水在沉淀池停留时间不够,悬浮物不能有效沉淀,冷却塔填料层破堵,甚至被压塌,严重影响处理效果。②造气洗气系统冷却塔没有起到生物冷却塔的作用,尤其是在碳铵改产尿素的企业中此现象十分明显。设计为生物塔,却没有生物培养池,也没挂膜措施,也就没有挂上生物膜,只起到普通冷却塔的作用。③废水分类不合理,有

6、的企业为节省投资,将锅炉除尘冲渣水,造气洗气水,脱硫系统排水放在一起处理,加之处理设施能力低小,处理效果很差。④缺少稀氨水收集和处理的设施;⑤企业规模小,缺少进行治理的条件和经济能力。如年产4万吨尿素的企业,就没有35kg压力的锅炉,没有中压蒸汽,且尿素工艺冷凝液每小时也只有2T左右,既无深度水解的条件,废液量又小,企业不能就这每小时2M3的废液建一台35kg压力的蒸汽锅炉,再上一台大的深度解析塔,只有利用现有锅炉条件(大多为13kg压力)进行浅度解析,所以解析液中含氨在700多mg/l排放。三、氮肥生产企业削减氨流失的途径1、用栲胶法、DDS法、NHD法脱硫工艺淘汰稀氨水脱硫

7、工艺,消除脱硫系统排放稀氨水。2、碳铵生产企业推广“一点注水,逐级提浓”技术,即按工艺计算,在碳化副塔处加入软水,将得到的稀氨水用到精练,放气的净氨,减少稀氨水的产生量,提高稀氨水的浓度,为下一步的综合利用创造条件。3、尿素生产企业进行工艺改进,减少工艺冷凝液的产生量。已具备进行深度解析的企业,应将尿素工艺冷凝液进行35kg压力的深度水解,回收氨和CO2,经深度水解后的解析液(氨余量可降到10mg/l以内)回锅炉或循环水进行利用。4、扩大环保设施的规模和能力,提高处理效率。5、每一个生产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