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设计2]

冲压模设计2]

ID:37693205

大小:48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8

冲压模设计2]_第1页
冲压模设计2]_第2页
冲压模设计2]_第3页
冲压模设计2]_第4页
冲压模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压模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3课题4一、经济性分析5二、工艺性分析51.材料分析62.结构分析63.精度要求6三、工艺方案的确定6四、确定模具结构形式71.冲裁模结构形式72.弯曲模结构形式7五、冲压工艺计算71.毛坯尺寸计算72.弯曲力的计算83.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8(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8(2)凸、凹模间隙9(3)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94.刃口尺寸的计算95.排样106.冲裁力的计算117.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118.压力中心计算11六、冲压设备选用11七、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21.标准模架的选用122.其他零部件结构12(1)冲孔落料凸凹模相关

2、尺寸计算12(2)弯曲模主要零部件设计123弹顶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13(1)确定橡胶垫的高度H013(2)确定橡胶垫的横截面积A13(3)确定橡胶垫的平面尺寸14(4)校核橡胶垫的自由高度H014八、模具的安装调试保养151.模具的安装、调试152.模具维护保养15(1)模具上机前检查及保养15(2)生产中的保养16(3)使用后模具保养16九、结束语16十、参考文献17前言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怎样确定模具的加工方案,通过设

3、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模具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模具零件各类尺寸的确定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本课程设计重点是冲裁、弯曲两个基本工序及其模具的计算和设计,本课程设计在冲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详尽的针对冲裁模和弯曲模的设计原理、方法的应用,还特别对冲裁、各类弯曲工艺及模具的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我真正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去理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

4、作中的一般技术工程问题的能力,使我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了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并进一步巩固、深化地吸收和运用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缺少设计经验,设计中漏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指正批评,以使我对自己的不足得到及时的发现并修改,也使我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在这里,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给予过我鼓励、指导及帮助的每位老师表示我虔诚和衷心的感谢!  课题1、所示图1为U型支架,设计该制件冲裁、弯曲工艺及模具。图1弯曲工件图2、技术指标:制件材料为20钢,料厚1.5mm,中批量生产设计计算及内容结果

5、一、经济性分析冲压加工的经济性分析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有更好的经济效果。例如在零件上加工孔,批量小时采用钻孔比冲孔要经济;有些旋转体零件,采用旋压比拉深会有更好的经济效果。所以,要根据冲压件的生产纲领,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二、工艺性分析图1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20钢

6、,材料厚度为1.5mm生产批量为中批量,工艺性分析如下:1.材料分析2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弯曲性能。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弯曲、冲孔加工有利。零件中部有一孔,其最小尺寸为16mm,满足冲孔最小孔径dmin≥1.0t=1.5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与外形间的最小距离为7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min≥1.5t=2.25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在弯曲冲孔时,孔位于变形去外,t<2mm,L≥t,不会在弯曲时候发生变形。3.精度要求零件上没有公差要求,由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弯曲加工

7、方法制得。4.结论由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三、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U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冲孔、弯曲和落料三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采用三套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采用级进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低。方案二需要两幅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生产效率高。方案三也需要两

8、幅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冲压精度较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状位置精度,需设置导正销导正。故模具制造、安装较复合模略复杂。方案四仅需要一副模具,且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