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ID:37696564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9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_第1页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_第2页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_第3页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_第4页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阅读划批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刘华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觉得,“划批”就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阅读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技能,是学生深入钻研文本、提高搜

2、集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能力。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怎样培养学生的划批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呢?一、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阅读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是不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通过不断总结和积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尤其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总结

3、的能力逐渐增强,对阅读知识的掌握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阅读知识的总结和积累。我让学生每人都准备了一个积累本,随时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下来,每当学期初、期中、期末都要反复复习,在平时每周都要进行两至三次的阅读训练,在实践中强化知识。二、阅读划批的方法、步骤及要求。当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应该经历这样四个步骤,至少读三遍书:第一步:略读,整体感知,做必要的批注;(第一遍)第二步:审题,审出要点和要求;第三步:精读(点读、划批),文中找相应的段落,提取信息、答案要点。(第二遍)第四步:答题,按格式写完整通顺的话。(第三遍)为了便于说明和

4、记忆,我编了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小明聪明会读书,阅读审题有四步。一略二审三划批,第四答题看要求。读书遍数画正字,至少要读三遍书。1、第一步:略读,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从哪里入手?应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因为有的题目揭示了写作的对象,如《白鹅》《长城》等;有的题目揭示或暗示了主要内容,如《观潮》、《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有的题目揭示或暗示了中心思想,如《幸福是什么》、《给予是快乐的》等。学生往往忽视了读题目,上来就读正文,这样有很多信息就白白放掉了,不利于全面准确的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不太难,关键找准切入点。题目就是文章眼,细细琢磨有机玄。联系文章综合看,机玄

5、奥妙在中间。(2)整体感知什么?应该感知文章的体裁、写作顺序、结构、修辞、过渡、粗略知道文章大意和情感。第一略读即浏览,整体感知不太难。文章体裁易把握,写作顺序明心间。修辞过渡随手画,帮助理解解疑难。主要内容大体看,联系结构和要点。略知主旨和情感,过会还要细钻研。在这里,准确感知文章的体裁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体裁不同,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总结中心思想的方法都会不一样。学生的思路至少要有五条线:①写景的文章: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前两点搞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明了了)——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按地点转移的顺序、按并列顺序)——文章是什么

6、结构方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什么热爱什么赞美什么+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或祖国的大好河山)②写物的文章:与写景的文章类似,不同的是,有些写物的文章还有可能是以物喻人。学生有时分辨不好是写景的还是写物的,其实没关系,能够和写人记事类分辨清楚就行了。③写人的文章:写作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写了谁(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谁)——(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因为什么、干了什么——结果如何——表现了这个人物什么精神品质。④写事的文章:写作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抓六要素)时间、

7、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时学生分不清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也没关系,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基本相同,文章的中心则两方面都考虑。⑤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明了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等。以上的思考只是大体了解,不要求特别准确,在略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大约两三分钟就要完成。2、第二步:审题,审出要点和要求;读完文章,就要认真地读下面的题目了。先把有几道题大略看一下,一来知道有多少题,答题时不会漏题;二来题目中有的地方能互相提示;三来有的题目看似一样,但是要仔细区分才能明白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