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

ID:37699764

大小:616.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9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_第1页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_第2页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_第3页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_第4页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3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32012第25卷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ⅡIYGenerMNo.119(总119期)(Soci~Sciences)Vo1.25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卢烈红(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有一定数量的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它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语实际语言中测度问句的新格局。文章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四个阶段,调查分析了此期70部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就其使用特点和历史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汉魏

2、六朝;汉译佛经;测度问句;使用特点;历史地位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10(2012)一03—0126—08语言表达中,对事件、现象、人物等有基本的判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有一定数量的带语气副断,但还不敢充分肯定,发问以求证实,这样便形成词的测度问旬。本文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四了测度问句。测度问句句中多有语气副词、句末多个阶段,调查带上述19种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在有语气词为形式标志,现代汉语中这类语气副词主各阶段汉译佛经中的使用情况,对各阶段译经中使要有“大概”、“恐怕”、“只怕”、“该不会”、“别是”、用的这些测度

3、问句加以描写,揭示其使用特点,探“莫不是”等,古汉语中这类语气副词主要有19种:讨其历史地位。殆其(其诸)无乃毋乃庶(庶几)一东汉或者得非得微得无得毋得不据荷兰学者许理和的研究,不计疑似者,有28将将非将无将不种译经可以确定产生于东汉。∞这28种当不当无译经共47卷,其中24部译经未见带上列19种语气复非莫非副词的测度问句,4部译经有,情况如表1。表1由表1可见,东汉译经中共有六种带语气副词1.“得无”句的测度问句,除“得无”句外,其它五种都仅有1例。(1)须菩提白佛言:“若有新学菩萨,闻是语得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

4、语录句法史”阶段性成果,该项目编号为09YJAl74O087。收稿日期:2011一lO一26作者简介:卢烈红(1959一),男,湖北黄梅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史、训诂学。126万方数据无恐怖?”佛言:“设使新学菩萨,与恶师相得相随,(《修行本起经·出家品》)或恐或怖;与善师相得相随,不恐不怖。”(《道行般此例是悉达太子(后成道为释迦牟尼佛)离俗若经·道行品》)入山、剃去头发后行至摩竭国,与国王瓶沙的对话,(2)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得“将非”显为“该不是”的意思。无过?天中天!”佛言:“若说般若波罗蜜,不过也,

5、4.“将无”句适得其中。”(《道行般若经·道行品》)(1)佛语须菩提:“譬若男子欲见大海者,常未(3)魔复作是语言:“若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见大海。若见大陂池水,便言:是水将无是大海?菩,若作佛时当字某。”是菩萨闻是字心中作是念:于须菩提意云何?是男子为黠不?”须菩提言:“为“我得无然乎?我亦先时念如是,我本作是生意,以不黠。”(《道行般若经·觉品》)我本作是念已。”(《道行般若经·远离品》)此例“是水将无是大海”意为:这水大概就是大(4)后思乃解日:“得无是白净王子悉达者乎?”海吧?(《中本起经·化迦叶品》)5.“其”字句(5)平旦问佛:“得无事火?

6、明倍昨夜也。”佛白净王子,福应圣王,不乐荣位,当得作佛。昔言:“帝释来下,听受经法,是其光耳。”(《中本起经闻出家,其道成乎?(《中本起经·化迦叶品》)·化迦叶品》)此例的语境是白净王子悉达成佛后前往化度例(1)“若有新学菩萨,闻是语得无恐怖”在同迦叶,“昔闻出家,其道成乎”是说:从前听说他出经异译本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作“新发家,现在他大概已经道果圆熟了吧?意菩萨闻是说者,将无惊怖退没耶”,“得无”换成了6.“当无”句“将无”,句末加上了疑问语气词“耶”,可证此处是(1)波坻盘拘利菩萨复问:“文殊师利是佛,当一个测度问。例(2)“须菩提说

7、般若波罗蜜,得无无化佛乎?”文殊师利答言:“若自知诸法如化不?”过”在同经异译本支谦《大明度经》中作“吾说明度则答言:“诸法实如化。”文殊师利言:“以知诸法化,无极,得无过乎”,句末加上了疑问语气词“乎”,为何为复问如来化?”(《阿闭世王经》卷上)测度问句亦无疑。例(3)“我得无然乎”,“然”是代此例的语境是:文殊师利化作释迦牟尼而为波词,“这样”之义,句意为“我恐怕是这样吧?”例(5)坻盘拘利菩萨说法,波坻盘拘利菩萨不知他是化“得无事火”意谓“莫不是燃起了火?”佛,将他认作释迦牟尼而问法。“当无化佛乎”意谓2.“将”字句“该不是化佛吧?”胡敕瑞即认

8、为此例是测度问(1)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少有晓者,将句。。%未狎习故?”佛语须菩提:“如是如是,般若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