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

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

ID:37701630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_第1页
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_第2页
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_第3页
资源描述:

《12349014李肇宁读书报告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12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2349014李肇宁  《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列宁等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宣言》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1847年底至1848年初用德文写成。是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而此文又为组织的纲领性文件,无怪乎其用语读来颇具煽动性,或曰:感染力很强。不过充斥文章的革命激情与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当时革命形势的理性分析是并行不悖的。  书的开篇先为七个不同语种版本的序言。恩格斯在《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提到

2、,“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换句话说,《宣言》对于那个年代此起彼伏的欧洲无产阶级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872年德文版序言》则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恩在这一篇序言中对《宣言》作了较为客观的评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坦然承认: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随着革命形势的改变,《宣言》对于社会主义文

3、献所作的批评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对于这种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当然应该抱以欣赏的态度;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更有理由要继承这种批评精神,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一历史文件。  而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了《宣言》的核心思想,我在这里简要指摘为以下三点: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必须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共产党宣言》正文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三章主要为对当时流行的各派别社会主义思想及伪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而

4、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则是对当时共产党人在具体实践上的指导,一言以蔽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起源与发展,并从阶级斗争角度论证了资产阶级灭亡与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值得一提的是马、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生产过剩的瘟疫”,亦即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反抗固定下来的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而当时的资产阶级所能做的:一方面,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市场和更彻底地利用旧市场。当然,这两种方式在历史上的各次重大经济

5、危机中都为资本家们广为采用。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大萧条”中,仍有资本家为使牛奶保值而将大量奶倒入河流。而到了今天,事情开始起变化了:资本主义可以从内部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尽可能地去追随生产力变化。美国自“大萧条”以后,由罗斯福新政至今,历届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无一不是对这一观点的佐证。资本主义制度也因而得以在当今世界继续为许多国际采纳和发展。  因此,《宣言》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的。而在当时的革命实践中,则表现为高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无产阶级运动过早到来,却见效甚微。当然,从积极意义上讲,《宣言》

6、和早产的无产阶级运动也极大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那么,无产阶级运动发生的合适时机又在何时?《宣言》认为,当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工人沦为赤贫者,当无产阶级被压榨至极、资产阶级不得不反哺自己的奴隶时,资本主义即宣告破产。这一理论看似合理,然而落实到现实语境中,它的理想主义色彩便鲜艳起来。聪明的资产阶级当然不至于竭泽而渔,自毁前程,前述的局部调整即为例证。而面对美好的共产主义蓝图,觉醒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也不会甘于枯等理想时机、继续忍受压迫。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进一步描述了共产主义宏伟蓝图,并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作了简明陈述。不过分地讲,所

7、谓共产党人即是无产阶级中最觉醒、最先进的那一部分人。他们强调坚持一切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因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这一章中有一段论述值得注意:“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而共产主义是“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一句的后半句话指明,共产主义并不否定个人财产,它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失掉它的阶级性质”。对于个人财产而言,则无所谓私有制。因此,后世的共产主义实践中浩浩荡荡的公有化、集体化运动及一味的公有制无疑是对马、恩的误读。但是

8、,也有人愿意将之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显然这是对共产主义的意淫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