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

ID:37714300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9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_第1页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_第2页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_第3页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_第4页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_第5页
资源描述: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在古代,有一种倍受推崇的诊脉方法,叫持脉轻重法。这种诊脉方法,由《难经》首创,也见于《脉经》。晋代以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和明代著名医家朱栋隆,都是采用这种诊脉方法。在《千金要方》和《四海同春》都有记载。《内经》所说“脉有轻重”,也是指这种诊脉方法。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非常准确。其理论依据是寸口部位划分五部。具体操作方法有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步,首先在寸、关、尺三部布指。然后,将寸口部位由肌表按至最深,以“按之至骨”为宜。所谓“按之至骨”,是一种指感特征。具体表现为,受指压而脉气不能流通,指下感觉不到脉动为宜。若稍举

2、指,则脉动于指下。古人称其为“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这一步,主要是测定寸口部位的深度和所用指力。实际上,这个深度非常重要。第二步,把以上所测深度或所用指力五等分。然后,以五等分为标准,重新按脉,若寸口脉在上五分之二,为浮脉;若寸口脉在中五分之一,为不浮不沉之脉;若寸口脉在下五分之二,为沉脉。在指力的应用上也是如此。先把按至最深时的指力定为总指力。然后,重新按脉,若所用指力未超过五分之二即触及寸口脉,则为浮脉。若所用指力超过五分之二但未超过五分之三即触及寸口脉,则为不浮不沉之脉。若所用指力大于五分之三触及寸口脉,则为沉脉。第三步,熟练掌握以上深度和指

3、力的划分以后,还可以辨别脉浮的程度和脉沉的程度。据此,可以推断疾病的发展变化。比如,外感伤寒,其脉浮,经过治疗,若脉浮的程度有增无减,说明表邪未除;若其脉由浮转为不浮不沉,说明表邪已除,正气已复。若其脉由浮转沉,若沉的程度较重,则应详察是否表邪入里。通常,很多人以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浮脉。“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为沉脉。或者以为,稍按即得,为浮脉;重按始得,为沉脉。实际上,在浮脉和沉脉之间,还有不浮不沉的脉,若用以上这两种方法,则很难区别浮脉、沉脉和不浮不沉之脉。另外,还有伏脉。伏脉和沉脉更难区别。但是,若用持脉轻重法,很容易把伏脉和沉脉辨

4、别清楚。!?除以上所说,持脉轻重法还有其他方面的很多优点,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操作规范,非常简便,很容易掌握,临床上也特别实用。有兴趣者,不妨试试。!X_?+S4>u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脉学的经典文献太难理解,后世脉书没把持脉轻重法翻译成通俗误言,因此,这种诊脉方法逐渐埋没了。寸口脉分部长度寸口脉划分为寸关尺三部始见于《难经》,《二难》说:“……阴得是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这是说寸口脉的总长度为一寸九分,寸部长九分,尺部长一寸,寸尺之界为关。滑氏《本义》说:“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境之闻,阴阳之界限也。”

5、寸口脉长一寸九分,其起止点在何处?《难经经释》说;“……于寸尺之中,分其长短之位,以合阴阳之数,一寸为偶数,九分为奇数也。盖关以下至尺泽,皆谓之尺,而诊脉则止候关以下之一寸;关以上至鱼际,皆谓之寸,而诊脉则止候关以上之九分。故日尺内寸,寸内九分。”  《难经》仅言尺、寸两部的长度,而没有关部的长度。今以三指切脉,以中指候关,如何布指?关于关部的长度,历代医家其说不一。《难经集注》杨注:“寸关尺三位,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备而论之,以显其正。按皇甫士安脉诀,以掌后三指为三部,一指之下为六分,三部凡一寸八分。华佗脉诀云:寸尺位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

6、。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诸经如此差异,则后之学者,疑惑弥深。……叔和以三寸为式,义有隐微,此乃黄帝正经之说,岂有误也。况上古以一肤指为四寸,王叔和必取其肤指之三寸,与今之一寸九分,短长相近也。何体注《公羊传》云:侧手为肤,按指为寸。即其义也。……”杨康候引王叔和脉诀,实为高阳生所撰,非黄帝正经之说。杨亦未说清三部脉各占总长度之多少。又丹渡氏《疏证》说:“……寸口与尺,中间相隔一分之地,谓之为关,是关为分界之义者可见矣。”清·丁履中《古本难经阐注》说:“……但言尺寸而不言关者,关居尺寸之中,而受尺寸所分之地,故不言关,而关在其

7、中矣。”  综上述,明确关部的长度各占尺部与寸部的一段。那么关部究竟多长?还应以王叔和的《脉经》为准。《脉经·分别三类境界脉候所主》说:“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日寸口;从寸至尺,名日尺泽,故日尺寸:寸后尺前名日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出三分,故日三阴三阳。……”由此可见,寸口脉总长度为一寸几分,寸部九分,关占其中三分,实际为六分;尺部一寸,关占其中三分,实际为七分;而关部合为六分。如是三部之长度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切之,从临诊实践说较为合理。脉诊指法之调指一般诊成人脉时,调指非常中药,诊者常同时使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然而由于这三

8、个指头的长短参差不齐。并且,同一指头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不一致,患者卫有胖瘦高矮等差异,所以,诊脉时首先要调整好三指的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