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

ID:37718774

大小:771.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29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_第1页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_第2页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_第3页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_第4页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医学伤科学课件-骨盆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盆骨折骨盆骨折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由于骨结构坚固以及盆内含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因此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中的骨盆骨折发生率大约为20/10万~37/10万人,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但是,中、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仅限于骨盆,

2、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其他骨骼及内脏伤。因此,骨盆骨折常为多发伤中的一个损伤。多发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0%,机动车创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5%~84.5%。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胸部损伤。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一节骨盆应用解剖骨盆介于脊柱与双下肢之间,除承接脊柱所承受的应力及将其分散和传导至双下肢外,同时具有保护盆内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功能。了解骨盆

3、的应用解剖,有助于对骨盆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一、骨盆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一)骨盆的结构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由骶、尾骨和两侧的髋骨组成,借助坚强有力的韧带将诸盆骨连结成为一个整体。髋骨包括髂骨、坐骨与耻骨,三块骨初为软骨连接,16岁左右形成骨性连接,三块骨融合处的外侧即髋臼,后者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骶骨位于骨盆的后正中部,上三个骶椎两侧的耳状关节面和两侧髋骨的耳状关节面连接,构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属真正的滑膜关节,但一般只能作上下的微动。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髂间韧带及骶结节韧带等。两侧的耻骨体在骨盆前正中线连接,形成耻骨联合

4、,关节面覆以透明软骨,其间的纤维软骨盘具有真正的连接作用。关节周围还有前、后、上、下四条韧带以助耻骨体的连接。正常的耻骨联合间距为0.1~0.6cm,平均0.5cm。骨盆骨主要由血运丰富的骨松质构成,骨折后断端极易渗血,其出血量与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二)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骨盆是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躯干重力是通过骨性骨盆结构向下肢传递。以髋臼为界,可将骨盆环分为前、后两部分。骨盆后部是承重的主要部分,故称承重弓或主弓。骨盆承接和向下传递躯干重力是通过两个承重弓来完成的,骨盆传递应力部位的骨小梁呈弧形排列,主要集中于骶骨翼、弓状线、髋臼上部及坐骨结节

5、。立位时,躯干重力是通过两侧骶髂关节、髂骨后部及髋臼至股骨,该承重弓称为骶股弓。坐位时,重力经髂骨后部及坐骨上支抵坐骨结节,称为骶坐弓。骨盆前部由两侧耻骨上、下支与耻骨联合构成的弓形结构称为联结弓(或称副弓)。联结弓有两个,个经耻骨体及其水平支连接骶股弓,另一个经耻骨体及其下支与坐骨支连接骶坐弓。副弓的力学作用是稳定和加强主弓。骨盆骨骼在力线经过的部位骨质增厚,骨小梁亦按应力线排列。主弓骨质粗厚坚实,副弓则较薄弱。因此,骨盆受损时副弓常先折断,而主弓骨折时副弓常多同时骨折。承重弓骨折将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性,影响承重功能。有关骨盆环稳定性结构的认识,是对这类

6、损伤评估和治疗的基础。二、盆腔(一)盆腔脏器盆腔是指小骨盆上、下口之间的腔隙,前壁为耻骨联合及耻骨支部分,后壁为骶、尾骨与髂肌及腰大肌,侧壁为髋臼、坐骨上支与闭孔内肌及梨状肌。就腹膜、盆筋膜及内容脏器的连续性而言,盆腔可分为盆腹膜腔、盆腹膜下腔及盆皮下腔。盆腹膜腔:这是腹膜腔的延续部,相当于大盆腔部位,其内有进入盆腔的小肠、结肠及腹膜内直肠。盆腹膜下腔:此腔大体上相当于小盆腔,其上界为腹膜,下面为盆筋膜。腔内有膀胱和直肠的腹膜外部分、输尿管的盆部、前列腺、输精管盆部与输精管壶腹。在女性,盆腹膜下腔还有子宫颈与阴道的上部。此外,盆腹膜下腔内还有血管、神经、

7、淋巴管及淋巴结。盆皮下腔:此腔位于盆筋膜和会阴部皮肤之间,前为尿生殖器官,后为直肠末端。(二)盆腔内血管盆内血管主要为髂内动、静脉及其分支。髂内动脉在骶髂关节部从髂总动脉分出后,在坐骨大孔上缘分支供给盆腔脏器、盆壁及外生殖器。其壁动脉支是贴盆壁而行,主要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与臀下动脉及阴部内动脉。其脏动脉支较小,分支有膀胱上、下动脉和直肠动脉,在女性另有子宫与阴道动脉。此外,还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的骶中动脉,以及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痔上动脉。贴盆壁而行的血管,在前、后和两侧相互吻合成环,并和腹主动脉、髂外动脉及股动脉的分支相通连,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

8、盆腔内还有和动脉伴行的静脉及异常丰富的静脉丛,后者的面积约为动脉的10~15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